帔字的起名属性:

帔字的拼音:pèi
帔字繁体字:帔
帔字是否为姓氏:否
帔字的偏旁部首:巾部
帔字五行属什么:水
帔字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帔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代披在肩背上无袖的服饰。
帔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皮声。巾,裹头或缠束、覆盖用的织物。本义:裙)
(2) 同本义
弘农谓裙帔也。——《说文》
(3)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妇女用的帔绣着各种花纹,大领对襟 。如:帔子;帔巾;帔肩;帔服(指帔子和裙袄);凤冠霞帔
(4) 一种类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其服黄帔,乃是古贤之衣。——《笑道论》
帔字康熙字典:
帔【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披義切,音被。《說文》弘農謂帬帔也。《揚子·方言》帬,
魏之閒謂之帔。《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
帔字说文解字:
帔【卷七】【巾部】
弘農謂帬帔也。从巾皮聲。披義切
说文解字注(帔)弘農謂帬帔也。謂帬曰帔也。方言曰。帬、陳魏之閒謂之帔。自關而東謂之襬。从巾。皮聲。披義切。古音在十七部。
包含帔的古诗词:
剪刀叶畔戏鱼回,帔子花头舞蝶来。领略年光属闲客,一樽自劝不须推。
出自宋代陆游的《闲咏园中草木六首 其一》
帔染明霞,襟披绛雪,异常妆饰。带燄风流,炎州孕秾赤。
出自清代黄之隽的《惜红衣·红鹦鹉》
湔掌受翁赐,恍若吸月液。吾将税椒丘,帔霓挥八极。
出自宋代刘弇的《感寓 其四》
帔裾曳黄绢,须发垂青丝。逢人但敛手,问道亦颔颐。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料似此、帔缃裼缟。绰态柔情痴绝甚,与凌波、仙子同娟好。
出自近现代王用宾的《金缕曲·高台邱门首水仙一丛开甚都。以黄瓷供养,伴我冷吟》
帔字的组词:
帔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帔"字的起名:
帔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1
◎ 潮州话:pi1
英语翻译:
帔字的演变:

楷体
帔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赵构

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