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字的起名属性:

渍字的拼音:zì
渍字繁体字:漬
渍字是否为姓氏:否
渍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渍字五行属什么:水
渍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渍字是什么意思:
(1)(动)泡浸;沤;沾
(2)(名)地面的积水。
(3)(动)油泥等积在上面难以除去:~油|~血|水~。
渍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渍字康熙字典:
漬【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洓《唐韻》前知切《集韻》《韻會》疾智切,音胔。《說文》漚也。
又浸漬也。《史記·貨殖傳》漸漬於失敎。
又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淳而漬之。
又獸死也。《禮·曲禮》四足曰漬。《註》漬謂相瀸汙而死。
渍字说文解字:
漬【卷十一】【水部】
漚也。从水責聲。前智切〖注〗洓,古文。
说文解字注(漬)漚也。謂浸漬也。古多假爲骴字。公羊傳大瘠。禮記注引作大漬。公羊傳。瀸者何。漬也。衆殺戍者也。周禮蜡氏。掌除骴。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爲漬。謂死人骨也。漢志。國亡捐瘠。孟康曰。肉腐爲瘠。按骴漬脊瘠四字、古同音通用。當是骴爲正字也。从水。𧵩聲。前智切。十六部。
包含渍的古诗词:
渍泪甘泉还有恨,祈年仙馆惜成空。
出自宋代刁衎的《汉武》
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
出自南北朝萧纲的《赋得入阶雨诗》
蛾眉五砚列窗前,渍墨磨丹总可怜。
出自宋代姚勉的《张道夫惠大小砚五走笔戏谢》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咏王右丞》
须眉渍将断,肝膈蒸欲熟。当庭死兰芷,四垣盛薋菉。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渍字的组词:
渍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渍"字的起名:
渍字的方言:
◎ 潮州话:之余3(恣)
英语翻译:
渍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渍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武威简

衡方碑

马王堆帛书

吴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