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柯字的拼音:kē
柯字繁体字:柯
柯字是否为姓氏:是
柯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柯字五行属什么:木
柯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柯字有寓指人品风格高尚、做事遵循一定的原则之意
柯字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柯字是什么意思:
(1)(名)〈书〉草木的枝茎。
(2)(名)〈书〉斧子的柄。
(3)(名)(Kē)姓。
柯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柯字康熙字典:
柯【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
音歌。《說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叶于希切,音衣。《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从八作,不从艸。
柯字说文解字:
柯【卷六】【木部】
斧柄也。从木可聲。古俄切
说文解字注(柯)斧柄也。見豳風毛傳。考工記曰。一欘有半謂之柯。注云。伐木之柯。柄長三尺。又廬人注曰。齊人謂柯斧柄爲椑。按柯斧者、大斧也。柯之假借爲枝柯。從木。可聲。古俄切。十七部。
包含柯的古诗词: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
渡头鸳,柯畔蚁。各自游仙,各自逢场戏。知否黄梁炊熟未。
出自清代许德蘋的《苏幕遮 梦》
柯田一曲抱清湾,两角孤云拥髻鬟。猿鹤惊心招旧隐,桑麻掠眼接通阛。
出自宋代沈与求的《寄次律兄学士柯田山新居》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出自宋代苏轼的《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留诗为别重依依,春浪桃花晓弄晖。柯岭峥嵘何处所,兰桡安稳送将归。
出自宋代赵抃的《次韵蔡仲偃都官南归留别》
柯字的组词:
柯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柯"字的起名:
柯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ko1 [海陆丰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沙头角腔] h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宝安腔] ko1
◎ 潮州话:ko1(kho)<姓>gua1(kua)
英语翻译:
柯字的字源演变:

柯字书法字体:

吴让之

唐玄宗

曹全碑

隶辨

顾蔼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