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字的起名属性:

苴字的拼音:jū
苴字繁体字:苴
苴字是否为姓氏:是
苴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苴字五行属什么:木
苴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苴字是什么意思:
1. 大麻的雌株,开花后能结果实。
2. 鞋里垫的草。
1. 浮草,枯草:“如彼栖苴”。
苴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且声。本义:鞋底的草垫,用以垫鞋底)
(2) 同本义
冠虽敝不以苴履。——《汉书》
(3) 青麻的子实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幽风·七月》
(4) 结子的麻,或粗黄麻布 。如:苴布(用麻制的粗布);苴服(粗布做的衣服);苴枲(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5) 粗劣;粗恶 。如:苴服(粗劣的衣服)
通“葅”。如:苴稭(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苴字康熙字典:
苴【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千余切,音蛆。《玉篇》麻也。《詩·豳風》九月叔苴。《傳》苴,麻子也。《莊子·讓王篇》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註》苴,有子麻也。
又《禮·喪服小記》苴,杖竹也。《註》苴者,黯也,心如斬斫,貌若蒼苴,所以縗裳、絰杖,俱備苴色。《儀禮·喪服傳》斬衰裳,苴絰、杖、絞帶。《疏》以一苴目此三事,謂苴麻爲首絰、要絰,又以苴竹爲杖,苴麻爲絞帶。
又《廣韻》子余切,音沮。履中草。
又《禮·曲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註》苴,藉也。《管子·霸言篇》上夾而下苴。《註》苴,包裹也。
又木名。《山海經》服山,其木多苴。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苴。《註》巴苴,草名。
又地名。《史記·索隱註》狄苴,在渤海。
又姓。《前漢·貨殖傳》有平陵苴氏。
又鋤加切,音槎。水中浮草也。《詩·大雅》如彼棲苴。《疏》苴是草木之枯槁者,故在樹未落及已落爲水漂皆稱苴也。《楚辭·悲回風》草苴比而不芳。《註》枯曰苴。
又《正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前漢·郊祀志》掃地而祠,席用苴稭。《註》讀如租。
又《類篇》徐嗟切,音斜。苴咩城,在雲南。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韓愈文》補苴罅漏。
又《正韻》將豫切,音怚。《前漢·終軍傳》苴白茅于江、淮。《註》苴,于豫切。
又讀作巴。《史記·張儀傳》苴蜀相攻擊。《索隱註》苴,音巴。
又讀苞。《後漢·徐廣傳註》譙周曰:益州天苴,讀爲苞黎之苞。
又《五音集韻》子與切,音咀。《羣經音辨》亦音咀。
又《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
又伺也。
苴字说文解字:
苴【卷一】【艸部】
履中艸。从艸且聲。子余切
说文解字注(苴)履中艸。賈誼傳。冠雖敝。不以苴履。引伸爲苞苴。从艸。且聲。且、薦也。此形聲包㑹意。子余切。五部。
包含苴的古诗词: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老衲僧中龙,得度佛三世。苴茅制不借,剖竹作如意。
出自宋代孙觌的《再赋五至堂二首 其二》
冈陵川泽终变易,底绩七度更春秋。苴兰远阻夜郎外,贸迁人苦鸟道修。
出自清代宫尔劝的《金沙江歌》
苴茅动龚胜,屠书恐王蠋。
出自宋代任希夷的《遗安堂》
秬鬯分藩旧,苴茅锡命初。须令知汉大,不必问金车。
出自明代程可则的《送家立庵学士册封安南》
苴字的组词:
苴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苴"字的起名:
苴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ui1 [海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英语翻译:
苴字的字源演变:
苴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邓石如

顾蔼吉

说文解字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