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字的起名属性:

拈字的拼音:niān
拈字繁体字:拈
拈字是否为姓氏:否
拈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拈字五行属什么:木
拈字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拈字是什么意思:
(动)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阄儿|~轻怕重。
拈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2) 同本义
拈,揶也。——《说文》
拈,持也。——《广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三国演义》
(3) 如:拈毫(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拈团儿(拈阄);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周试晬(抓周。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拈酒(唐代口语。拿起酒杯吃酒)
(4) 摆弄 。如:拈弄(摆弄);拈掇(摆弄;提及);拈花弄月(玩赏花月);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性);拈花惹草(比喻挑逗异性;淫乱)
拈字康熙字典:
拈【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奴兼切,音鮎。《說文》𢬴也。《廣韻》指取物也。《杜甫詩》舍西柔桑葉可拈。
又《集韻》職琰切,音颭。《正韻》尼占切,音黏。義同。
拈字说文解字:
拈【卷十二】【手部】
𢬴也。从手占聲。奴兼切
说文解字注(拈)𢬴也。篇、韵皆云。𢫾取也。从手。占聲。奴兼切。七部。
包含拈的古诗词:
看剑歌还叠,拈杯语更延。途危防骥足,江涨慑蛟涎。
出自明代湛若水的《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
天公收却春风面,拈出酸寒水墨屏。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过望亭六首》
桃腮轻托玉纤微,有恨弹珠旧。曾整金钗动春意,数归期,等闲掐损阑干翠。拈花露湿,剖橙香腻,宜捧紫霞杯。
出自元代任昱的《【越调】小桃红 山林钟鼎未》
恃侠争誉己,拈卷索分韵。呼儿注老瓦,酒力快辛硬。
出自宋代赵汝燧的《姜子平郑华父见访留饮月下》
一法既通,万法无碍。拈起笊篱,放下布袋。
出自宋代释思慧的《偈八首 其六》
拈字的组词:
拈字的成语:
拈字的方言:
◎ 客家话:[陆丰腔] gniam1 [客英字典] ngiam1 zham1 [宝安腔] ngiam1 zam1 [梅县腔] ngi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1 zam1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1 [东莞腔] giam3 [海陆丰腔] ngiam1 zham1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英语翻译:
拈字的字源演变:
拈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钱泳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