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绠字的拼音:gěng
绠字繁体字:绠
绠字是否为姓氏:否
绠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绠字五行属什么:木
绠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绠字是什么意思:
1. 汲水用的绳子:绠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2. 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绠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更声。本义:井绳)
(2) 同本义
绠,汲井索也。——《说文》
具绠缶。——《左传·襄公九年》
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庄子·至乐》
(3) 又如:绠缶(汲水的绳索和器具);绠短绝泉(绠短汲深)
(4) 泛指绳索 。如:绠套(牲口的绳套);绠绁(绳索);绠縻(绳索)
绠字康熙字典:
綆【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杏切,音梗。《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玉篇》亦作䋁。
又《集韻》必郢切,音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又《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
绠字说文解字:
綆【卷十三】【糸部】
汲井綆也。从糸更聲。古杏切
说文解字注(綆)汲井䌄也。汲者、引水於井也。綆者、汲水索也。何以盛水、則有缶。缶部曰𦉥、汲缾也是也。何以引缾而上、則有綆。春秋傳具綆缶是也。从糸。㪅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岡。
包含绠的古诗词:
枯肠夜渴吻亦乾,绠短瓶空谁为引。回首不如年少时,满堂坐客誇聪敏。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和长句戏次韵一首》
突薪初不戒,绠缶始言功。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即事十首》
作诗怀蠡祠季真,卧龙山麓井久湮。绠而汲之清且新,堂于其旁记厥因。
出自宋代王十朋的《范文正公祠堂诗》
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出自明代陈子升的《和薛秀才旧识邯郸歌姬后入靖江藩府藩国遭乱姬便流落偶于逆旅逢故宦者述姬寄语之作》
若耶溪水浅,绠短亦可汲。云门花木深,鹧鸪啼春日。
出自清代杨宾的《归来行送友人之延平》
绠字的组词:
绠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绠"字的起名:
绠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绠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绠字书法字体:

沈粲

清人

陆柬之

陈奕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