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络字的拼音:luò
络字繁体字:络
络字是否为姓氏:否
络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络字五行属什么:木
络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络字是什么意思:
1.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2.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
3.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
4.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1.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络字的详细解释: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糸(),表示与丝线有关。各声。本义:缠绕,捆缚)
(2) 同本义
络,缠也。——《广雅》
有九丘,以水络之。——《海内经》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绵络天地。——《汉书·扬雄传》
蒙绵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罗绵其上。——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络着手(缠着手);络越子(用越子缠绕丝或纱);络索(耳饰)
(4) 用网状物兜住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陌上桑》
(5) 又如:她头络着个发网
(6) 包罗。如:络幕(施张,覆盖的样子。也作“络縸”)
(7) 联,连,联络。如:络绎不绝;络续(陆续)
(8) 通“罗”。搜罗
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唐· 司马贞《补史记序》
络字康熙字典:
絡【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
音洛。《說文》絮也。一曰麻未漚也。《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䌤也。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䰟》鄭綿絡些。《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義同。
又《韻補》叶魯故切。《楚辭·招䰟》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络字说文解字:
絡【卷十三】【糸部】
絮也。一曰麻未漚也。从糸各聲。盧各切
说文解字注(絡)絮也。今人聯絡之言。葢本於此。包絡字、漢人多叚落爲之。其實絡之引申也。楊雄傳曰。緜絡天地。以絮喻也。一曰麻未漚也。陳風曰。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傳曰。漚、柔也。箋云。於池中柔麻。使可緝績作衣服。按未漚者曰絡。猶生絲之未湅也。从糸。各聲。盧各切。五部。
包含络的古诗词:
蜩螗集高柳,络纬响空庭。
出自宋代鲜于侁的《杂兴三首》
络纬无机织。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奉和赐曹美人诗》
针楼眼,络角秋河一线垂户。槎客归来休妒。冰簟银床,看星桥停杼。
出自清代沈曾植的《拜星月慢》
归视索逋人,络绎如流水。
出自清代李林芳的《筑堤》
罗网难投足,锥刀渐削肌。激昂忠论发,络绎奏封驰。
出自宋代吕陶的《送师厚》
络字的组词:
络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络"字的起名:
络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络字的字源演变:

络字书法字体:

宋文蔚

简牍

吴昌硕

徐三庚

徐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