缌字的起名属性:

缌字的拼音:sī
缌字繁体字:緦
缌字是否为姓氏:否
缌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缌字五行属什么:金
缌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缌字是什么意思:
(名)细麻布。
缌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制作丧服的细麻布 。凡疏远的亲属、亲戚都服缌麻。如:缌服(丧服名。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为期三月);缌麻(古代用细麻布制成的丧服)
(2) 古代丧服名。五种丧服之最轻者,以细麻布为孝服,服丧三个月 。如:缌麻服(指为期三个月的丧服);缌麻丧(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缌衰(古代为诸侯之丧服)
(3) 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 。如:缌亲(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缌功(缌麻与小功。旧时五种丧服中最轻的两种,由亲缘较疏者服之);缌免(缌服与免服,均为丧服之轻者。借指关系疏远的族人);缌服(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
缌字康熙字典:
緦【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𦃞𢆿《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正韻》相咨切,音私。《說文》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釋名》緦,絲也。績麻緦如絲也。《玉篇》三月服也。《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如絲也。《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缌字说文解字:
緦【卷十三】【糸部】
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也。从糸思聲。𢇆,古文緦从糸省。息茲切〖注〗𦃞、𢆿,古文。
说文解字注(緦)十五升抽其半布也。各本無抽其半三字。當由不通人刪之。今補。緦者、布名。猶大功、小功皆布名也。經云緦麻三月者。注云。緦麻、緦布衰裳而麻絰帶也。今本注內刪下緦字、則不可通矣。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凡布幅廣二尺二寸。禮經布八十縷爲升。卽許之布八十縷爲稯也。斬衰三升、三升有半。齊衰四升。繐衰小功之縷四升有半。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緦布朝服之縷七升有半。升數各不同。而皆合二尺二寸之度以成布。十五升去半者、十五升朝服之升數也。去其半則爲七升有半。朝服用十五升、其布密。緦用其半、其布疏。謂之緦者、鄭曰治其縷細如絲也。傳所謂有事其縷也。繐衰用小功之縷。而升數不及半。緦用朝服之縷。而升數衹取半。皆聖人因宜適變之精意。一曰㒳麻一絲布也。此說非也。鄭注喪服曰。或曰有絲。朝服用布。何衰用絲乎。从糸。思聲。息茲切。一部。
包含缌的古诗词: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出自唐代杜甫的《遣兴五首》
经学传门弟,缌衣葬里人。怀君桑梓旧,宁比异乡亲。
出自元代张羽的《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一 李讷》
花落春归可奈何,白头清泪几滂沱。缌山不是西州路,敢作羊昙醉后过。
出自明代谢铎的《二月廿七日登缌山有感》
缌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缌"字的起名:
缌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缌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缌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