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字的起名属性:

稠字的拼音:chóu
稠字繁体字:稠
稠字是否为姓氏:是
稠字的偏旁部首:禾部
稠字五行属什么:金
稠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稠字是什么意思:
(1)(形)浓;液体中含有某种固体成分多。(跟‘稀’相对)
(2)(形)稠密。
稠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周声。本义:禾多而密)
(2) 多
稠,多也。——《说文》。按,禾多也。
歌者稠。——《礼记·文王世子》注
书策稠浊。——《战国策·秦策》。注:“多也。”
稠人广众。——《汉书·灌夫传》
忆往者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又如:稠人(众人);稠人广坐(很多人聚会的场所);稠伙(犹稠众);稠众(众多)
(4) 繁密
稠,密也。——《玉篇》
(5) 亦作“绸”
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传:“密直如发也。”
(6) 又如:稠云(密集的云);稠掩掩(密集而隐约无光);稠林(密林)
(7) 浓厚,与“稀”相对 。如:粥很稠;稠紧紧(浓厚貌);稠粘(浓厚而粘糊);稠浊(混浊)
稠字康熙字典:
稠【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
音儔。《說文》多也。《廣韻》穊也。《增韻》密也。
又穠也。《戰國策》書策稠濁。《束晳·補華黍詩》黍發稠華。
又地名。《北史·魏本紀》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
又姓。《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增韻》通作綢。《詩·小雅》綢直如髮。《箋》綢,密也。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註》音調。本亦作調。
又《集韻》徒弔切,音糶。動搖貌。《前漢·揚雄傳》天下稠㟼。《註》稠,徒弔反。
稠字说文解字:
稠【卷七】【禾部】
多也。从禾周聲。直由切
说文解字注(稠)多也。本謂禾也。引伸爲凡多之偁。小雅。綢直如髮。叚綢爲稠也。从禾。周聲。直由切。三部。
包含稠的古诗词:
娟娟玉露滴清圆,净洗新凉水碧天。稠叠壶觞丛树下,凌兢马影夕阳边。
出自清代刘统勋的《汪师茗侍讲寓斋同年小集 其一》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出自宋代仲并的《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稠花乱蕊裹江滨,小雨疏疏向晚晴。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春日郊行》
稠人广众自神主,按剑之眼白相看。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送刘道纯》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
稠字的组词:
稠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稠"字的起名:
稠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2 zu1 [客英字典] chiu2 [海陆丰腔] chiu2 zhiu1 [宝安腔] cu2 ciu2 [梅县腔] chu2 chi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东莞腔] ciu2
英语翻译:
稠字的字源演变:
稠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隶辨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