肸字的起名属性:

肸字的拼音:xī
肸字繁体字:肸
肸字是否为姓氏:否
肸字的偏旁部首:月部
肸字五行属什么:水
肸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肸字是什么意思:
(名)多用于人名。
肸字康熙字典:
肸【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羲乙切《集韻》《韻會》《正韻》黑乙切,欣入聲。《說文》響布也。从十从䏌。《徐曰》䏌,振䏌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肸蠁布寫。《註》肸蠁,盛作也。
又《揚雄傳》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註》言風之動樹,聲響振起衆根,合同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鍾也。根猶株也。《左思·蜀都賦》景福肸蠁而興作。《註》韋昭曰:肹蠁濕生蟲,蚊類是也,大福之興,如此蟲騰起矣。
又《正韻》佛肸,大貌。
又人名。
又西域名。《前漢·西域傳》四曰肸頓䎏侯。
又人名。公孫肸,鄭大夫。見《左傳·襄三十年》。
又《前漢·功臣表》疆圉侯留肸。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
又《集韻》顯結切,音𡘐。義同。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邑名。在魯。《史記·魯世家》作肸誓。《註》魯東郊之地名。《尚書》作費。通作肹。
肸字说文解字:
肸【卷三】【十部】
響,布也。从十从䏌。羲乙切〖注〗臣鉉等曰:䏌,振䏌也。
说文解字注(肸)肸蠁、逗。布也。李善注上林賦、甘泉賦皆引肸蠁布也。今據正。上林賦曰。肸蠁布寫。彪注曰。肸、過也。芬芳之過若蠁之布寫也。甘泉賦。薌呹肸以掍批。薌葢同蠁。按虫部蠁、知聲蟲也。肸蠁者、葢如知聲之蟲一時雲集。蜀都賦翕響義同。春秋晉羊舌肸、字叔向。向釋文許㒳切。卽蠁字。知肸蠁之語甚古。从十。䏌聲。羲乙切。十二部。
包含肸的古诗词:
肸蚃先群望,丰凶在一身。不知闲草木,何事亦精神。
出自宋代释居简的《淀山三姑新锡庙额曰会灵仍为作记》
人胜有时天亦定,肸蠁疏纲常恢恢。
出自宋代元勋的《题白帝庙诗并序》
霓旌承宇列,仙骥度云翔。肸蚃停霞辔,歆馨挹凤觞。
出自宋代夏竦的《奉和御制滋福殿清醮圣祖天尊大帝尊像瑞应》
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谒北岳庙 其一》
肸蚃通幽閟,昭融接混冥。朝廷崇祀典,郡国载图经。
出自元代吴当的《吴原庙龙津亭》
肸字的组词:
肸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t7 [台湾四县腔] hit7 [海陆丰腔] hit7
英语翻译:
肸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