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字的起名属性:

踟字的拼音:chí
踟字繁体字:踟
踟字是否为姓氏:否
踟字的偏旁部首:足部
踟字五行属什么:火
踟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踟字是什么意思:
(形)〔踟蹰〕〔踟躇〕(…chú)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踟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足,知声。踟蹰(
)。本义:徘徊不进,犹豫)行不进也踟字康熙字典:
踟【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正韻》知切,
音馳。《玉篇》踟躕,行不進也。《詩·邶風》搔首踟躕。
又《集韻》或作踶。《禮·三年問》蹢䠱焉,踟躕焉。《釋文》踟亦作踶。
踟字说文解字:
歭【卷二】【止部】
䠧也。从止寺聲。直离切
说文解字注(歭)䠧也。足部曰。䠧者、歭䠧不前也。歭䠧爲雙聲字。此以䠧釋歭者。雙聲互訓也。心部曰?箸。足部曰蹢躅。毛詩曰踟躕。廣雅曰蹢䠱、跢跦。皆雙聲㬪韵而同義。从止。寺聲。直离切。按离當作釐。一部。假借以歭爲偫。以䠧爲儲。粊誓。峙乃糗糧。峙卽歭、變止爲山。如岐作歧、變山爲止。非眞有从山之峙、从止之歧也。歭䠧之歭平聲。峙具峻峙之峙亦作跱、上聲。
包含踟的古诗词:
上有单飞翼,哀鸣振层云。冉冉征途客,踟蹰不忍闻。
出自明代何景明的《赠王文熙四首 其四》
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
出自宋代陆游的《夜中独步》
过尽征鸿,踟躇没计传衷素。织将锦字又模糊,颠倒难重数。
出自明代徐媛的《烛影摇红 望远》
踟蹰临发驻行舟,握手还堪信宿留。未论平原欢十日,居然下榻见千秋。
出自明代李孙宸的《陈子明同伍有开兄弟过宿眺霞楼重赋言别》
踟蹰念衰韩,不得守兹土。
出自明代谢肃的《长平》
踟字的组词:
踟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踟"字的起名:
踟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海陆丰腔] chi1 [宝安腔] ci1 [梅县腔] chii2 chi2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i2
◎ 潮州话:di1
英语翻译:
踟字的字源演变:
踟字书法字体:

张瑞图

徐伯清

毛泽东

祝枝山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