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字的起名属性:

鹿字的拼音:lù
鹿字繁体字:鹿
鹿字是否为姓氏:是
鹿字的偏旁部首:鹿部
鹿字五行属什么:火
鹿字有寓指活泼可爱、加官进爵、大权在握之意
鹿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鹿字是什么意思: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鹿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2) 同本义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4) 比喻政权,爵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6) 方形粮仓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7) 通“麓”。山脚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8) 通“簏”。竹箱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9) 姓
形容词
粗,陋 。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鹿字康熙字典:
鹿【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獸也。《玉篇》麞屬。《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𪊑。《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縣名。《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書·武成》散鹿臺之財。《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𥓓》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爾雅·釋草》蔨,鹿𧆑,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周語》作旱鹿。
又姓。《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又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
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註》獨鹿,與屬鏤同。
鹿字说文解字:
鹿【卷十】【鹿部】
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屬皆从鹿。盧谷切
说文解字注(鹿)鹿獸也。鹿字今補。三字句。韵會作山獸。象頭角四足之形。盧谷切。三部。鳥鹿足相比。从比。依韵會訂。說从比之意也。上言?象其足矣。此當有一曰二字。鳥鹿皆二足相距密。不同他獸相距寬。故鳥从匕、鹿从比。比、密也。古匕與比通用。故槩之曰从比。凡鹿之屬皆从鹿。
包含鹿的古诗词:
相连。有衔花的斑鹿,立树的玄鹤,献果的白猿。
出自元代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第六本》
鹿门庞老遗残径,岘首羊公有故城。零落断碑风景异,至今父老涕纵横。
出自明代刘炳的《襄阳怀古》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出自清代弘历的《题王翚山水画册 其四》
鹿儿峡未尽,松子岭相望。走险暇扫荫,摩空愁乱行。
出自宋代刘敞的《松子岭》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出自宋代俞德邻的《遣怀》
鹿字的组词:
鹿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鹿"字的起名:
鹿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k8 [客英字典] luk8 [沙头角腔] luk8 [陆丰腔] luk8 [台湾四县腔] luk8 [东莞腔] luk8 [客语拼音字汇] lug6 [宝安腔] luk8 [梅县腔] luk8
英语翻译:
鹿字的字源演变:
鹿字书法字体:

王知敬

褚遂良

颜真卿

徐伯清

李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