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字的起名属性:

麇字的拼音:jūn
麇字繁体字:麕
麇字是否为姓氏:是
麇字的偏旁部首:鹿部
麇字五行属什么:木
麇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麇字是什么意思:
1. 古书上指獐子。
1. 成群:麇至。麇集(聚集,群集)。
麇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獐子 ,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身体上面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如:麇惊(麇性怯弱易惊。比喻像麇一样受到惊吓);麇聚(像獐子那样依类群居);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窜(像獐子那样惊慌逃窜)
(2) 古地名
(3) 春秋时麇国之地,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楚子代 麇。——《左传》
(4) 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阳东南
楚王使由于城 麇。——《左传》
(5) 另见
动词
(1) 成群
求诸侯而麇至。——《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
(2)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来);麇居(群居)
(3) 另见
麇字康熙字典:
麇【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居筠切《集韻》《韻會》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說文》麞也。似鹿。麞性驚,又善聚散,故又名麇,一物二名也。《左傳·哀十四年》逢澤有介麇焉。
又國名。《左傳·文十年》厥貉之會,麇子逃歸。
又《文十一年》楚子伐麇,敗麇師於防渚。
又地名。《左傳·定五年》吳師居麇。《註》麇,地名。
又《集韻》拘云切《韻會》拘雲切,音君。義同。
又《集韻》衢雲切《韻會》《正韻》渠云切,音羣。《左傳·昭五年》求諸侯而麇至。《註》麇,羣也。
又《廣韻》丘粉切《集韻》去粉切《韻會》苦粉切《正韻》苦隕切,音𧼐。束縛也。《左傳·哀二年》羅無勇,麇之。
麇字说文解字:
麇【卷十】【鹿部】
麞也。从鹿,囷省聲。麕,籒文不省。居筠切
说文解字注(麇)麞也。釋獸曰。麕、牡麌。牝麜。其子麆。許書皆無其字。葢鹿旁皆後人所箸也。从鹿。囷省聲。葢小篆省囷爲禾也。居筠切。古音在十三部。
包含麇的古诗词:
荣色何杂揉,缛绣更相鲜。麇麚或腾倚,林薄杳芊■。
出自南北朝刘绘的《咏博山香炉诗》
鳣鲔跃洪流,麇麚倚荒阡。嗈嗈白云雁,嘒嘒清露蝉。
出自唐代权德舆的《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猛虎啸北风,麇麚皆载驰。深泥架疲牛,踸踔余何之。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
问病人稀樾径閒,朝飞孤鸟暮飞还。麇䴥避虎昨宵过,乱蹴泥黏碧藓斑。
出自明代王夫之的《杂咏 其四》
林间一啸四山风,麇惊狐号鸟堕空。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出自宋代徐俯的《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麇字的组词:
麇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麇"字的起名:
麇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un1 [客英字典] giun1 kwun1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梅县腔]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kun1 [宝安腔] kiun2
英语翻译:
麇字的字源演变:
麇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