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字的起名属性:

钺字的拼音:yuè
钺字繁体字:鉞、鈅
钺字是否为姓氏:否
钺字的偏旁部首:钅部
钺字五行属什么:金
钺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凶
钺字有寓指坚强、尊贵、有权势之意
钺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钺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代兵器;金属制成;形状像斧而比斧大;刃部呈弧形。
钺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2) 同本义
戉,大斧也。——《说文》
王左杖黄戉。——《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
钺,车銮声也。——《说文》。伟借为戉。
一人冕执钺。——《书·顾命》
授铖四七。——张衡《东京赋》
斧钺汤镬。——《汉书·李广苏建传》
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旌白钺。——《梼杌闲评——明珠缘》
(3) 又如:钺钺(车铃声。也作“哕哕”);钺斧(圆刃大斧);钺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套语。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
(4) 星名。钺星,即天枪三星,也称天钺
辛酉,月行在东井钺星南八寸。——《南齐书·天文志上》
钺字康熙字典:
鉞【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廣雅》鉞,斧也。《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疏》鉞大而斧小。《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井爲水事,其西曲星曰鉞。《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詩》:鑾聲鉞鉞。《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䋐越狘皆从戉聲,鉞从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从戉。詩書周禮史傳,从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
钺字说文解字:
鉞【卷十四】【金部】
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呼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说文解字注(鉞)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徐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呼會切。十五部。玉裁按詩采菽。鸞聲嘒嘒。傳曰。中節也。泮水。鸞聲噦噦。傳曰。言其聲也。釋文不言有作鐬者。鼎臣何以云今作鐬與。攷玉篇、廣韵皆有鐬字。注呼會切。鈴聲也。而泮水噦噦呼會反。鑾聲卽鈴聲。然則古本毛詩非無作鐬鐬者。故篇、韵猶存其說。鐬爲正字。采菽嘒嘒呼惠反。殆叚借字。許訓噦爲气啎。見於內則。詩不得以狀鑾聲。或叚借可也。以戉聲之字狀鸞聲。尤殊不類。鐬从歳聲。歳从戌聲。戌聲歳聲則與鑾聲相似。詩言和鑾雝雝。宫聲也。車緩行。舒徐聲也。八鑾鎗鎗。鑾聲銊銊。鳴玉鑾之秋秋。商聲也。車將止。舌與鈴相摩聲也。疑古毛詩泮水本作銊銊。後乃變爲鐬字。許所據作銊、戌聲。辛律切。變爲鐬、呼會切。當鼎臣兄弟時。說文銊篆譌鉞。而鼎臣兄弟乃仍以呼會切之。葢昧其遷移原委矣。銊字之存於今者爲鋸聲、爲𨧱銊。
包含钺的古诗词:
钺旄交粲烂,师揆却蝉联。
出自宋代唐士耻的《代赵寺上韩平原生辰五十韵》
余张弧以射天狼兮,弧挠弱而难远。参旗之拂长天兮,钺含愠而靡展。
出自明代韩上桂的《吊昊》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出自明代沈周的《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劄子》
琴斋不听惊人语,钺阃空留荐剡名。
出自宋代徐元杰的《挽黄制属》
井,八星横列河中净。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
出自唐代王希明的《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南方七宿》
钺字的组词:
钺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钺"字的起名:
钺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钺字的字源演变:
钺字书法字体:

华山神庙碑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