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字的起名属性:

铃字的拼音:líng
铃字繁体字:鈴
铃字是否为姓氏:否
铃字的偏旁部首:钅部
铃字五行属什么:金
铃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铃字有寓指声音悦耳动听、乖巧、洋洋盈耳、可爱之意
铃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铃字是什么意思:
(1)(名)(~儿)用金属制成的响器;常见的有球形的和钟形的。
(2)(名)铃状物:哑~|杠~|棉~。
(3)(名)蕾铃:落~。
铃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2) 同本义
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周礼·春官·巾车》
(3) 又如:铃杵(一种有柄的铃);铃语(风铃的声音);铃铎(挂在楼阁寺院檐角的铃);铃铛寿星(小儿帽子及手镯上的点缀饰品。寿星钉于帽上,铃铛挂于镯上,因此用于譬喻一切零星的点缀物品)
(4) 铃的鸣响或声音,可作为信号 。如: 上、下课铃
(5) 铃状物 。 如:铃柝(打更用的梆子);棉铃; 杠铃
铃字康熙字典:
鈴【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令丁也。《廣韻》似鍾而小。《正韻》爲圜形,半裂以出聲,錮銅珠於內以鳴之。《左傳·桓二年》錫鸞和鈴,昭其聲也。《註》鈴在旂,有鳴聲。《釋文》鈴,音零。《爾雅·釋天》旌旂有鈴曰旂。
又《唐制》學士院深嚴,懸鈴索備警,長慶中河北用兵,常夜作聲以鳴緩急。《李德裕詩》銀花懸院榜,風撼引神鈴。
又《博雅》鈴鈴,聲也。《前漢·天文志》丙戌,地大動鈴鈴然。
又書名。《抱朴子·對俗卷》按玉鈴經中篇。
又《揚子·方言》好說而不見諸仲尼說鈴也。《註》喩小說不合大雅也。
又馬兜鈴,藥名。《本草》一名土靑木香。蔓生,葉脫時,其實尚𠂹,如馬項鈴,故名。
又草名。《正字通》鈴兒草,卽沙薓,象花形。《墨莊漫錄》明宣德年,帝夢神語,雨打無聲鼓子花,帝口占,風吹不響鈴兒草,至今傳爲絕對。
又花名。《夢華錄》菊黃色而圓曰金鈴。
又與軨通。《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註》鈴或作軨。
又《說文》霆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
又通作令。《詩·齊風》盧令令。《註》纓環聲。
铃字说文解字:
鈴【卷十四】【金部】
令丁也。从金从令,令亦聲。郎丁切
说文解字注(鈴)令丁也。令平聲。令丁㬪韵字。晉語十一注。丁寧、令丁。謂鉦也。吳語十九。丁寧、令丁。謂鉦也。今國語皆奪令丁字。而存於舊音補音。廣韵曰。鈴似鐘而小。然則鐲鈴一物也。古謂之丁寧。漢謂之令丁。在旂上者亦曰鈴。从金。令聲。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
包含铃的古诗词:
梵宫人定后,残夜寂无哗。铃语檐风细,帘钩山月斜。
出自清代张琼英的《宿山寺》
凉州蒲萄无复染,交趾薏苡夫何疑。鞠场壮士阅剑舞,铃阁骚人陪酒卮。
出自宋代方回的《赠綦大将军 其二》
铃柝夜闻枭鸟啸,关山朝望虎贲疏。好音日傍蟾光满,极目虔州有报书。
出自明代何吾驺的《己丑中秋》
鹅鹳千军江正肃,貔貅万灶夜无哗。铃辕风静香村寂,隔院鹦哥尚唤茶。
出自清代林鹤年的《稻江楼陪刘渊亭林时甫两帅夜话》
小泊空村待月行,无端风浪夜还生。舟人系缆频相唤,铃卒巡更忽自惊。
出自明代潘希曾的《扬青道中夜泊》
铃字的组词:
铃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铃"字的起名:
铃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铃字的字源演变:
铃字书法字体:

冯承辉

曹全碑

衡方碑

隶辨

吴大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