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字的起名属性:

殄字的拼音:tiǎn
殄字繁体字:殄
殄字是否为姓氏:否
殄字的偏旁部首:歹部
殄字五行属什么:火
殄字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殄字是什么意思:
(动)灭绝。
殄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歺(
),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人“歹”。从“歺”多与死亡有关。本义:断绝;竭尽)(2) 同本义
殄,尽也。——《说文》
余风未殄。——《书·毕命》
邦国殄瘁。——《诗·大雅·瞻卬》
败国尽民。——《左传·宣公二年》
丁殄地财。——《淮南子·本经》
(3) 又如:殄瘁(困穷;贫病);殄绝(灭绝);殄世(绝嗣)
(4) 消灭
自王泽殄,风人辍采。——《文心雕龙·明诗》
武殄暴逆。——《史记·秦始皇本纪》
(5) 又如:殄平(消灭);殄熄(消灭;息灭);殄灭(消灭;灭绝);殄夷(杀尽);殄歼(歼灭)
(6) 昏迷 。
(7) 如:殄靡(靡费)
形容词
(1) 通“腆”。美好;善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诗·邶风·新台》
(2) 又如:殄沌(杂乱不分貌)
殄字康熙字典:
殄【辰集下】【歹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𣦺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典切,塡上聲。《說文》盡也。一曰絕也。《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註》古文腆皆作殄。《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殄字说文解字:
殄【卷四】【歺部】
盡也。从歺㐱聲。𠂈,古文殄如此。徒典切
说文解字注(殄)盡也。釋詁、大雅瞻卬傳同。邶風。籧篨不殄。傳曰。殄絕也。此盡義之引伸也。箋云。殄當作腆。腆、善也。按古文假殄爲腆。儀禮注云腆古文作殄。是也。从𣦵。㐱聲。徒典切。十二部。
包含殄的古诗词:
殄瘁连乡党,凋零及老成。玉亡修水秀,星掩寿沙明。
出自宋代曹彦约的《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其一》
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
出自宋代岳珂的《文周翰盛暑帖赞》
殄瘁忧邦国,烽烟逼王辂。小人亦剥庐,曝骨纷无数。
出自明代黄淳耀的《咏史二十四首 其十》
殄瘁邦家恤,风猷史阁修。旧交纷雨泣,异域眇云愁。
出自明代顾璘的《挽白岩太宰乔公》
许国壮心轻蹈死,殄戎豪气入横刀。只期名遂扁舟去,掉臂江湖掷锦袍。
出自宋代韩琦的《次韵答留台春卿侍郎以加节见寄二首 其一》
殄字的组词:
殄字的成语:
殄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3 [台湾四县腔] tien5
英语翻译:
殄字的字源演变:
殄字书法字体:

隶辨

会稽刻石

说文解字

毛泽东

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