笥字的起名属性:

笥字的拼音:sì
笥字繁体字:笥
笥字是否为姓氏:否
笥字的偏旁部首:竹部
笥字五行属什么:木
笥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笥字是什么意思:
(名)〈书〉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笥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司声。本义: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2) 同本义
笥,盛食器也。——《说文》
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氏语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后汉书·酷吏传》
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庄子·秋水》
(3) 又如:笥箧(竹制的匣子)
(4) 铠甲一类的防护物
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汉书》
动词
装;藏
今夫考居室必以闳门丰屋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遒泽为甲。——唐· 刘禹锡《论书》
笥字康熙字典:
笥【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伺。《說文》飯及衣之器也。《書·說命》惟衣裳在笥。《禮·曲禮》苞苴簞笥。《註》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大射儀》小射正奉,決拾以笥。《註》笥,萑葦器。
又山名。《水經注》屈潭之左有玉笥山。
又《集韻》新兹切,音思。想止切,音枲。義同。
笥字说文解字:
笥【卷五】【竹部】
飯及衣之器也。从竹司聲。相吏切
说文解字注(笥)飯及衣之器也。禮記曲禮注曰。圓曰簞。方曰笥。禮經士冠禮注曰。隋方曰篋。許曰。簞、笥也。又匚部曰。匧、笥也。許渾言之。鄭別言之也。曲禮注曰。簞笥、盛飯食者。此飯器之證。禮記引兊命曰。惟衣裳在笥。此衣器之證。从竹。大射儀曰。小射正奉決拾以笥。注。笥、萑葦器。按此葢笥之小者也。大者以竹爲之。司聲。相吏切。一部。
包含笥的古诗词: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挽吴茂新侍郎三首》
笥笼黄绢丝纶草,门拥绯衣玉笋班。容易半年秋色早,可无雪夜款元关。
出自明代何吾驺的《寄宫庶韩若海先生》
笥河寂寂覃谿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42》
笥山之水磨铜绿,秀气都在山之麓。
出自宋代张明中的《题曾运使水亭》
华掖云开接绛霄,簿书参赞见英髦。姓名曾隐磻溪钓,笥笈今传左相刀。
出自元代张仲深的《赠吕季亨》
笥字的组词:
笥字的成语:
笥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sii3 [客英字典] sii5 [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5
英语翻译:
笥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笥字书法字体:

邓石如

马王堆帛书

吴让之

怀素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