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字的起名属性:

袍字的拼音:páo
袍字繁体字:袍
袍字是否为姓氏:否
袍字的偏旁部首:衤部
袍字五行属什么:水
袍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袍字是什么意思:
(名)(~子、~儿)中式的长衣服:皮~子|~罩儿。
袍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衣敝縕袍。——《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
纩为茧,縕为袍。——《礼记·玉藻》
(2) 又如:袍子
(3) 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用作朝服 。如:长袍;旗袍;袍带(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4) 外衣
袍者,表衣之通称。——《正字通》
(5) 战袍 。如:袍铠(战袍与护身铁甲);袍甲(战袍和铠甲);袍仗(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袍袴(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袍袄(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
(6) 衣的前襟 。如:袍襟(衣襟)
袍字康熙字典:
袍【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褎切《集韻》《韻會》蒲褎切,音軳。《廣韻》長襦也。《釋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後漢·輿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
又《爾雅·釋言》襺也。《禮·玉藻》纊爲襺,縕爲袍。《論語》衣敝縕袍。
又衣前襟。《公羊傳·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又《禮·喪大記》袍必有表。《註》褻衣。
又《韻補》蒲侯切,叶音抔。《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又《集韻》薄報切,音暴。《類篇》同袌。或作𧝘、𪊬。
袍字说文解字:
袍【卷八】【衣部】
襺也。从衣包聲。《論語》曰:“衣弊緼袍。”薄襃切
说文解字注(袍)襺也。秦風。與子同袍。釋言、毛傳皆曰。袍、襺也。玉藻曰。纊爲繭。緼爲袍。注曰。衣有著之異名也。記文袍襺有別。析言之。渾言不別也。古者袍必有表。後代爲外衣之偁。釋名曰。袍、丈夫箸。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婦人以絳作。義亦然也。从衣。包聲。薄?切。古音在三部。論語曰。衣敝緼袍。敝各本作弊。誤。論語子罕篇文。
包含袍的古诗词:
宿露初晞物向阳,袍鞋如水转回廊。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六月望参》
气锺海上仙山秀,袍拥天边玉树香。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试院呈上官御史》
袍薰瑞气葱葱外,仗入清尘九九问。
出自宋代宋祁的《送王太尉被召归觐》
整肃衣冠拜,心香一炷供。河山渺前代,袍笏仰遗容。
出自清代孙思敬的《元旦谒祖》
袍赐麒麟红锦丽,诰颁鸾雀紫泥新。身閒燕坐清如水,始觉灵台绝点尘。
出自明代解缙的《和姚少师广孝见寄之作》
袍字的组词:
袍字的成语:
袍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u2 [梅县腔]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po2 [陆丰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2 po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东莞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 潮州话:pau5
英语翻译:
袍字的字源演变:
袍字书法字体:

居延简

吴大澄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文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