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字的起名属性:

苓字的拼音:líng
苓字繁体字:苓
苓字是否为姓氏:否
苓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苓字五行属什么:木
苓字有寓指繁盛、青春、可贵之意
苓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苓字是什么意思:
见
苓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令声。本义:植物名。苓耳,即卷耳)
(2) 药草名。茯苓、猪苓皆简称苓。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一种菌类植物。猪苓是枫树苓,生于枫根下的一种植物。二者均可入药
苓,卷耳也。——《说文》
失时者苓落。——《汉书·叙传》
山有榛,隰有苓。——《诗·邶风·简兮》
(3) 又如:苓龟(中药名。即茯苓。因上等茯苓乌龟状而得名)
(4) 猪屎 。如:苓通(喻贱物。猪粪叫苓,马粪叫通)
形容词
(1) 零落。同“零”
得气者蕃滋,失时者苓落。——《汉书·叙传上》
(2) 又如:苓落(草木凋落。同“零落”)
(3) 草木青翠 。如:苓茏(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苓字康熙字典:
苓【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卷耳也。《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註》卷耳形似䑕耳,叢生如盤。《陸璣疏》可煑爲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璫。幽州謂之爵耳。《博雅》苓耳,枲耳也。
又《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傳》苓,大苦也。
又茯苓,藥名。《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魏志》潁川郤儉,能辟穀餌茯苓。
又豬苓。《本草註》其塊黑,似豬矢,故名。《韓愈·進學解》是猶昌陽引年,而進以狶苓也。
又地名。《晉書·地理志》扶苓縣,屬九德郡。
又通零。《說文》草曰苓,木曰落。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草名。《枚乗·七發》蔓草芳苓。《註》古蓮字。《韻會》亦作蘦。
又作䕘。
苓字说文解字:
苓【卷一】【艸部】
卷耳也。从艸令聲。郎丁切
说文解字注(苓)苓耳、逗。二字各本脫。今補。說見苦字下。卷耳艸。艸字各本作也。今依韵會所引。釋艸、毛傳皆曰。卷耳、苓耳也。从艸。令聲。郞丁切。古音在十二部。
包含苓的古诗词:
苓龟傥可见,长镵斸青冥。一食浣我肠,败履插修翎。
出自宋代孙觌的《题华盖仙亭大松示柳道士》
我欲一来亭上坐,嵬琐么魔都扫除。苓通砂砾化珍宝,两足快马翔天衢。
出自明代张弼的《春阳道士歌》
与漻泬,共荒畦。畦中人,孰可携。榛山出,苓隰迷。思彼美,西方兮。
出自明代郭之奇的《亭之东四章章二十句 其三》
苓窃帝,触吞蛮,荒唐天对难。一波旋过一波连,云沙鸥自闲。
出自清代刘永济的《阮郎归》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语录。
出自宋代苏大璋的《蘼芜》
苓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苓"字的起名:
苓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客英字典] lin2
英语翻译:
苓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苓字书法字体:

宋克

毛泽东

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