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字的起名属性:

狸字的拼音:lí
狸字繁体字:狸
狸字是否为姓氏:是
狸字的偏旁部首:犭部
狸字五行属什么:火
狸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狸字是什么意思:
(名)(~子)狸猫;即豹猫;哺乳动物;形状跟猫相似;性凶猛。毛皮可做衣服。也叫山猫。
狸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狸为貍的俗字。形声。从豸(
),长脊的野兽,里声。本义:狸子,也叫野猫、山猫)(2) 同本义
捕鼠不知狸狌,此家猫也。——《庄子·秋水》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诗·豳风·七月》
(3) 也叫“钱猫”、“山猫”、“豹猫”、“狸猫”、“野猫”。体大如猫,圆头大尾,全身浅棕色,有许多褐色班点,从头到肩部有四条棕褐色纵纹,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条白纹。以鸟、鼠等为食,常盗食家禽。毛皮可制裘 。又如:狸狌(野猫);狸制(狸兽毛皮制成的服饰);狸力(神兽名)
(4) 黄鼠狼的别名
狸字康熙字典:
狸【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里之切《集韻》陵之切,音离。《玉篇》似貓。《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禮·內則》狸去正脊。《左傳·襄十四年》狐狸所居。《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𤰞身而伏,以𠋫敖者。
又《徐無鬼》是狸德也。
又《史記·封禪書》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註》徐廣曰:狸,一名不來。
又《揚子·方言》貔,關西謂之狸。
又《史記·封禪書》殺一狸牛,以爲俎豆牢具。◎按註作犛牛,當與犛通。
狸字说文解字:
貍【卷九】【豸部】
伏獸,似貙。从豸里聲。里之切
说文解字注(貍)伏獸。似貙。伏獸、謂善伏之獸。鄭注大射云。貍首、逸詩。貍之言不來也。其詩有射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皇偘以爲舊解云。貍之取物、則伏下其頭。然後必得。言射亦必中。如貍之取物矣。上文云貙似貍。此云貍似貙。言二物相似。卽俗所謂野貓。从豸。里聲。里之切。一部。
包含狸的古诗词:
越鸟巢南枝,胡马嘶北风。狸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
出自宋代释师体的《颂古十首 其四》
开轩望平子,骤马看陈王。狸膏熏斗敌,芥粉壒春场。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斗鸡诗》
三世诸佛,不知有恩无重报。狸奴白牯,却知有功不浪施。
出自宋代释惟清的《偈九首 其八》
狸维兽,不见其首。我梦之形,吉凶曷究。式协于占,载观其繇。
出自明代朱右的《广琴操十首 其十 残形操》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出自宋代陆游的《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
狸字的组词:
狸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狸"字的起名:
狸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2 [梅县腔] li2 [海陆丰腔] li2 [宝安腔] li2 [沙头角腔]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陆丰腔] li3 [东莞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 潮州话:li5
英语翻译:
狸字的字源演变:
狸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曹全碑

邓石如

仰嘉祥

吴大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