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觐字的拼音:jìn
觐字繁体字:覲
觐字是否为姓氏:否
觐字的偏旁部首:见部
觐字五行属什么:木
觐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凶
觐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觐字是什么意思:
(动)朝见君主或朝秤圣地:~见。
觐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帝王)
(2) 朝见
(3) 诸侯秋季朝见天子或朝拜圣地
诸侯秋朝曰觐。劳王事。——《说文》
觐,见也。——《尔雅》
秋见曰觐。——《周礼·大宗伯》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礼记·曲礼》
韩侯秋见天子曰觐。——《诗·大雅·韩奕》
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周礼》
(4) 泛指诸侯朝见天子
扶病觐。——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觐见三宫(指朝见太皇太后、太后及皇帝);觐饷(觐见与饷宴);觐岁(岁时朝觐);觐岳(朝拜祭祀山岳);觐礼(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的仪式)
(6) 进见,访谒
宣子私觐于子产。——《左传·昭公十六年》
(7) 又如:觐接(谒见身分地位较高者以接近之);觐省(探望双亲);觐会(会见)
觐字康熙字典:
覲【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
音僅。《爾雅·釋詁》覲,見也。《疏》下見上也。《書·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註》春見曰朝,秋見曰覲。《周禮·春官·大宗伯註》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韻會》通作殣。《前漢·禮樂志·郊祀歌》殣冀親以肆章。《註》殣,音覲,見也。
又叶渠巾切,音㨷。《蔡邕·筆賦》紀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代兮,建皇極而敘彝倫。
觐字说文解字:
覲【卷八】【見部】
諸矦秋朝曰覲,勞王事。从見堇聲。渠吝切
说文解字注(覲)諸矦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勤也二字舊奪。今補。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秋見曰覲。鄭曰。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鄭與許合。㬪韵爲訓。異義。朝名。公羊說。諸矦四時見天子及相聘皆曰朝。以朝時行禮卒而相逢於路曰遇。古周禮說。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謹案。禮有覲經。詩曰。韓矦入覲。書曰。江漢朝宗于海。知其朝覲宗遇之禮。從周禮說。鄭駁曰。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覲禮。諸矦前朝皆受舍於朝。朝通名也。秋之言覲。據時所用。按此條許鄭本無異。不得云駁也。鄭目錄云。朝宗禮?。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是鄭謂周禮四者、名殊禮異也。从見。堇聲。渠吝切。十三部。
包含觐的古诗词:
黄龙狎浪俄深浅,苍兕乘风半有无。遗烈只今丰镐在,觐扬应复仗神谟。
出自明代陈邦彦的《登吴城望湖亭》
觐紫皇兮玉宸,聆九奏兮钧天。笺天公兮遂志,鼓予枻兮锦里。
出自宋代诸葛兴的《会稽颂 其七》
揽衣起闻鸡,寤寐恒展转。怀亲念已频,觐主颜觉腼。
出自明代张孟兼的《寄桃源郑徵士 其七 犬字》
一片淮云千里月,觐圭何日入长安。
出自宋代武衍的《送蕙坡赵富阳赴高邮元幕见次》
左选官期远,南归客路长。觐亲时正好,黄菊百年觞。
出自宋代黄裳的《送邓元孚 其二》
觐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觐"字的起名:
觐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觐字的演变:

楷体
觐字书法字体:

何绍基

唐玄宗

曹全碑

黄易

徐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