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字的起名属性:

鄢字的拼音:yān
鄢字繁体字:鄢
鄢字是否为姓氏:是
鄢字的偏旁部首:阝部
鄢字五行属什么:土
鄢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鄢字是什么意思:
(名)县名;在河南省。
鄢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邑名
(2) 春秋楚别都,汉惠帝时改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县
(3)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4) 周国名 。春秋时为郑所灭,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5) 姓
鄢字康熙字典:
鄢【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𨻳。《集韻》作傿,非。
又姓。
鄢字说文解字:
鄢【卷六】【邑部】
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从邑焉聲。於乾切
说文解字注(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爲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从邑。焉聲。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于鄢、晉及楚鄭戰于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包含鄢的古诗词:
四海人传二宋名,玉京连占两科荣。鄢陵初喜知公字,长乐终思送我行。
出自元代李好文的《挽宋显夫》
台阁诸老皆老成,岂不与公书大名?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
出自元代王冕的《送沙德润之焉城》
昆河已在兵钤内,棠树空留鹤岭前。多病无因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
出自唐代陈陶的《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鄢陵王孙称竹溪,手自栽竹堂东西。巳诧白昼雷雨入,遽使六月秋云低。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画竹行》
鄢陵孝廉重然诺,约我今秋醉桑落。先人有友官并州,我欲从之客雁丘。
出自清代董道权的《雪中答李杲堂》
鄢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鄢"字的起名:
鄢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ren3 [客英字典] jen2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3
英语翻译:
鄢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鄢字书法字体:

马王堆帛书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