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犄字的拼音:jī
犄字繁体字:犄
犄字是否为姓氏:否
犄字的偏旁部首:牜部
犄字五行属什么:木
犄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犄字是什么意思:
(1)(名)〈口〉角;棱角。
(2)(名)〈口〉角落。
犄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牵制 。如:犄角之势(原指捕鹿时一面拉住鹿腿,一面抓住鹿角。后常用来比喻相互配合,夹击敌人)
形容词
牛角或羊角对向的 。如:犄角子(亦作“犄角”。墙边角落)
犄字康熙字典:
犄【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
音漪。《廣韻》犗也。《集韻》牛名。
又同猗。《廣韻》長也,倚也,施也。
又犗犬也。出字林。或作犄。
又《集韻》丘奇切,音𢼨。牛名。
犄字说文解字:
猗【卷十】【犬部】
犗犬也。从犬奇聲。於离切
说文解字注(猗)犗犬也。犬曰猗。如馬曰騬牛曰犗、羊曰羠。言之不妨通互耳。有用爲歎䛐者。齊風傳曰猗嗟歎辭、商頌傳曰猗歎辭是也。衞風傳曰。猗猗、美盛皃。檜風傳曰。猗儺、柔順也。節南山傳曰。猗、長也。皆以音叚借也。有叚爲兮字者。魏風淸且漣猗、淸且直猗、淸且淪猗是也。有叚爲加字者。小雅猗于𤱔丘是也。有叚爲倚字者。小雅有實其猗是也。从犬。奇聲。於离切。古音在十七部。
包含犄的古诗词: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出自宋代赵友直的《读靖节集》
犄角未易弃,煮胶方术有。
出自宋代章甫的《鹿角》
即我粤海中,大鲸相衔尾。百城一参戎,犄角将何以。
出自明代曾曰唯的《癸酉春送杨君雨人北上》
守则鸣钲战则鼓。官兵十万动地来,犄之角之惟汝才。
出自清代吴升的《乡兵行》
鹳雀楼高春几劫,王官谷静瀑如雷。浦州合为潼关守,犄角方成用险才。
出自清代钱载的《蒲州》
犄字的组词:
犄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犄"字的起名:
犄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ki3 [海陆丰腔] ri1 ki3
◎ 潮州话:i2
英语翻译:
犄字的字源演变:

犄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陆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