簦字的起名属性:

簦字的拼音:dēng
簦字繁体字:簦
簦字是否为姓氏:否
簦字的偏旁部首:竹部
簦字五行属什么:木
簦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簦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代有柄的笠;类似雨伞。
簦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
簦,笠盖也。从竹,登声。——《说文》。今之省雨伞也。
遵 汶伐 博,簦笠相望于 艾陵。——《国语·吴语》
(2) 器名
后乏盐,求于 瑞体, 瑞体馈海盐五千簦。—— 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簦字康熙字典:
簦【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
簦字说文解字:
簦【卷五】【竹部】
笠蓋也。从竹登聲。都滕切
说文解字注(簦)笠葢也。笠而有柄如葢也。卽今之雨繖。史記。躡屩擔簦。按簦亦謂之笠。渾言不別也。士喪禮下篇。燕器杖笠翣。注曰。笠、竹𥱀葢也。云葢則簦也。又按疏云。𥱀、竹靑皮。恐非是。𥱀疑同箁。竹箬也。今人謂之箬帽。从竹。登聲。都滕切。六部。
包含簦的古诗词:
龙象千礎攒,簦屩十方并。
出自宋代苏籀的《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
簦屩跻堂累千辈,鍧雷激电非思议。
出自宋代苏籀的《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
怀刺名先远,干时道自孤。齿牙频激发,簦笈尚崎岖。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病中书怀呈友人》
烝尝了岁事,簦屩息尘机。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北山道中示公为》
簦字的组词:
簦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簦"字的起名:
簦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海陆丰腔] den1 [梅县腔] den1
英语翻译:
簦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簦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皇象

赵子昂

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