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字的起名属性:

蒿字的拼音:hāo
蒿字繁体字:蒿
蒿字是否为姓氏:是
蒿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蒿字五行属什么:木
蒿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蒿字是什么意思:
(名)(~子)通常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
蒿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动词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蒿字康熙字典:
蒿【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好平聲。《說文》菣也。《詩·小雅》食野之蒿。《傳》蒿,菣也。《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爲蒿。《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又焄蒿,氣蒸出貌。《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又耗也。《楚語》使民蒿焉。
又《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眯眼塵中也。
又地名。《穀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又姓。《通志·氏族略》蒿氏。《註》見《姓苑》。
又《韻會》呼侯切,讀齁。《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又《篇海》與藳同。◎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詳蔞、薌等本字註。
蒿字说文解字:
蒿【卷一】【艸部】
菣也。从艸高聲。呼毛切
说文解字注(蒿)菣也。釋艸、小雅毛傳同。陸璣曰。靑蒿也。从艸。高聲。呼毛切。二部。籒文作?。
包含蒿的古诗词:
道为今名隐,情应古者同。蒿蓬何必问,于此拟仙踪。
出自明代林大钦的《冬斋遣兴四首 其二》
雉朝飞。振羽翼。专场挟雌恃强力。媒已惊。翳又逼。蒿间潜彀卢矢直。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代雉朝飞》
蒿径难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书。瞻天望切嗟无路,陟屺悲深悔绝裾。
出自清代沈光文的《有感漫赋 其一》
救荒于既荒,所济何足论。而况并无策,蒿目空忧烦。
出自清代沈树本的《大水叹五首 其四》
父昔驱车到公府,蒿目日询民疾苦。
出自明代何白的《哀江头》
蒿字的组词:
蒿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蒿"字的起名:
蒿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gau1 ko1 [客英字典] gau1 hau1 ko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ko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o1 [梅县腔] hau1 gau1
◎ 潮州话:hau1 o1
英语翻译:
蒿字的字源演变:
蒿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马王堆帛书

徐伯清

毛泽东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