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字的起名属性:

鞮字的拼音:dī
鞮字繁体字:鞮
鞮字是否为姓氏:是
鞮字的偏旁部首:革部
鞮字五行属什么:火
鞮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鞮字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一种皮鞋。
鞮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用皮制的鞋
鞮字康熙字典:
鞮【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都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說文》革履也。《玉篇》單履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複履下襌者謂之鞮。《註》今韋鞮也。《禮·曲禮》鞮屨。《註》鞮屨無絇之菲也。《疏》謂無絇飾履也。履以絇爲飾,凶,故無絇也。《戰國策》甲盾鞮鍪。《註》鞮,革履。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鞮鞻氏。《註》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又《禮·王制》西方曰狄鞮。《註》鞮之言知也。今冀都有言狄鞮者。《前漢·司馬相如傳》狄鞮之倡。《註》韋昭曰:狄鞮,地名。在河內。出善倡者。
又《揚子·法言》東鞮北女,來貢其珍。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八年》樂霄爲銅鞮大夫。《註》上黨銅鞮縣。《史記·仲尼弟子傳》銅鞮伯華。《註》銅鞮,晉大夫羊舌赤之邑,世號赤曰銅鞮伯華。
又《後漢·和帝紀》追至和渠北鞮海。
又人名。《左傳·昭十五年》以鼓子䳒鞮歸。
又姓。《前漢·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亦革履也。《集韻》或作䩚。
鞮字说文解字:
鞮【卷三】【革部】
革履也。从革是聲。都兮切
说文解字注(鞮)革𡳐也。周禮釋文云。許愼曰。鞮、屨也。吕忱曰。鞮、革屨也。與今本異。徐堅、玄應引與今本同。曲禮鞮屨注。無絇之菲也。周禮鞮鞻氏注。鞮鞻、四夷舞者所屝也。王制西方曰狄鞮注。鞮之爲言知也。胡人𡳐連脛、謂之絡鞮。各本無此九字。韵會引有。釋名曰。鞾本胡服。趙武靈王所服也。从革。是聲。都兮切。十六部。
包含鞮的古诗词:
鞮唱习池近,廛声陶宅偏。功名独遗恨,寂寞□□□。
出自宋代岳珂的《挽张贡父二章 其二》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出自两汉张衡的《同声歌》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出自两汉张衡的《同声歌》
清浅蓬莱见已三,摩天凝望隔层岚。扶冯历历辰依北,鞮寄雍雍鼓奏南。
出自清代钱明训的《上巳节府公宴和润沅学使韵呈贵阳尚书 其一》
鞮译通绝域,圭贽集明廷。神猷杳难测,穆穆臻泰清。
出自明代宋濂的《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 太宗既继大统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献漳泉二州为拓闽关第十》
鞮字的组词:
鞮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梅县腔]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 潮州话:di1
英语翻译:
鞮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