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字的起名属性:

瘅字的拼音:dàn
瘅字繁体字:癉
瘅字是否为姓氏:否
瘅字的偏旁部首:疒部
瘅字五行属什么:火
瘅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7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瘅字是什么意思:
1. 由劳累造成的病。
2. 憎恨:彰善瘅恶。
3. 古同“疸”,黄疸病。
1. 中医指热症:脾瘅。火瘅(即“丹毒”)。
瘅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热症;湿热症
下民卒瘅。——《诗·大雅·板》
(2) 又如:瘅疾(热病)
(3) 另见
名词
(1) 病;劳苦
瘅,痨病也。从疒,单声。——《说文》。字亦作“癉”。
瘅,劳也。——《尔雅》
故书货之瘅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2) 又如:瘅疽(恶疮。俗名对口疽)
(3) 通“疸”。黄疸病
瘅字康熙字典:
癉【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說文》勞病也。《書·畢命》彰善癉惡。《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癉,勞病也。
又黃病。《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幹反。
又與僤同。亦作𤺺。《詩·大雅》下民卒癉。《傳》癉,病也。《釋文》癉,本又作僤。沈本作𤺺。
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音跢。義同。
又《爾雅·釋詁》癉,勞也。《釋文》丁賀反。
又《博雅》癉,苦也。《釋文》多賀反。
又《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音嚲。《廣韻》勞也。怒也。《正韻》亦作憚。
又《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廣韻》火癉,小兒病也。《集韻》勞病也。《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註》正義曰:癉,音單。旱也。脬,膀胱也。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韓反。
又《廣韻》徒干切,音壇。風在手足病。
又《集韻》他干切,音𤅩。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𥳑切,音亶。《集韻》風病。
又《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註》癉,難也。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釋文》癉,音亶。
瘅字说文解字:
癉【卷七】【疒部】
勞病也。从疒單聲。丁榦切。又,丁賀切
说文解字注(癉)勞病也。大雅。下民卒癉。釋詁、毛傳皆云。癉、病也。小雅。哀我癉人。釋詁、毛傳曰。癉、勞也。許合云勞病者、如嘽訓喘息皃、幝訓車敝皃皆單聲字也。癉與疸音同而義別。如郭注山海經、師古注漢書皆云。癉、黃病。王砅注素問黃疸云。疸、勞也。則二字互相假而淆惑矣。癉或假憚。或作𤺺。从𤕫。單聲。丁幹丁賀二切。十四部。
包含瘅的古诗词:
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
出自元代许谦的《送诸暨俞州判》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午夜登嶓山》
瘅善树群慝,痏国开乱原。
出自宋代高斯得的《次韵徐影说见寄并呈牟存叟》
萱堂余怆在,瘅海此行遥。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送高善时赴官》
瘅字的组词:
瘅字的成语:
瘅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瘅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瘅字书法字体:

宋克

毛泽东

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