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字的起名属性:

驮字的拼音:tuó
驮字繁体字:馱
驮字是否为姓氏:否
驮字的偏旁部首:马部
驮字五行属什么:火
驮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驮字是什么意思:
用背部承载人或物体:~运。这匹马能~四袋粮食。他~着我过了河。
1.[驮子](duò ·zi)
2.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把~卸下来,让牲口休息一会儿。
3.用于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来了三~货。
驮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驮着货物的牲口或牲口所负载的货物 。如:驮垛(又称驮担、驮装、驮子。捆扎成垛供驮运的货物或行李)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马,大声。本作“佗”。《说文》:“负何也。”本义:骡马负载东西)
(2) 同本义
驮,负物也。——《说文新附》
其奇畜则橐佗。——《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橐佗,言能负橐囊而驮物也。”
(3) 又如:驮绳(捆缚负载之物所用的绳子);驮银;驮背((
)。牲口负载东西);驮骡(专用来驮东西的骡子);驮家(驮户。专事驮运业务的人家);驮畜(专门用于驮东西的牲畜)。引申为用背负载。如:驮不动(4) 挨;受
丫头驮打,丫头驮骂,丫头也是爷娘生,夫人打我,少打几下。——赵景深辑《古代儿歌资料》
(5) 另见
驮字康熙字典:
馱【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玉篇》馬負貌。《廣韻》馱,騎也。《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徒蓋切,音大。義
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驮字说文解字:
馱【卷十】【馬部】
負物也。从馬大聲。此俗語也。唐佐切
说文解字注(軑)車輨也。離騷曰。齊玉軑而竝馳。王逸釋爲車轄。非也。玉篇、廣韵皆云車轄。轄皆輨之誤也。从車。大聲。特計切。十五部。
包含驮的古诗词:
握藤枝,驮布袋。转脑回头,使些奉化。逢人谩说觅文钱,乞儿乞儿,败缺了也。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布袋赞》
檐前压雾连钱动,驮玉归来宝山重。锦纹屏风龟甲香,海涨思为楚山梦。
出自明代苏福的《送林鼎元》
洗钵胡僧饭,驮经汉帝年。何时虎丘石,共论永明禅。
出自元代吴克恭的《送龙翔俊用章住吴白马寺》
龙蟠凤翥阿房巧。驮金走马山阴道。飞阁拂明河。帘栊百尺波。
出自近现代丁宁的《菩萨蛮七首 其三》
弱杨睥睨秦蘅老。驮金走马长楸道。宝带鹔鹴裘。东方居上头。
出自清代朱祖谋的《菩萨蛮 其六》
驮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驮"字的起名:
驮字的方言:
◎ 潮州话:to5
英语翻译:
驮字的字源演变:
驮字书法字体:

颜真卿

徐伯清

毛泽东

唐寅

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