巘字的起名属性:

巘字的拼音:yǎn
巘字繁体字:巘
巘字是否为姓氏:否
巘字的偏旁部首:山部
巘字五行属什么:土
巘字康熙字典多少划:23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巘字是什么意思:
大山上的小山:“陟则在~。”
巘字康熙字典:
巘【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20画
《廣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𠀤言上聲。《廣韻》山形如甑。一曰山峰。《張衡·南都賦》坂坻巀嶭而成巘。《沈約·鍾山詩》鬱律搆丹巘。
又叶魚軒切,音言。《詩·大雅》陟則在巘,復降在原。《謝靈運·山居賦》九泉別㵎,五谷異巘。叶下軒。《正字通》六書故省作〈山鬳〉,非。
巘字说文解字:
甗【卷十二】【瓦部】
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
说文解字注(甗)甑也。一穿。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又譌作嶰也。从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十四部。
包含巘的古诗词:
田何处更寻高,巘累芒、鞋竹杖横。肩凝眸处,齐州数点,万里罩平烟。
出自明代王夫之的《满庭芳 重九》
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出自唐代齐己的《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江关勤亦甚,巘崿意难穷。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过蜀龙门》
巘丽披离兮,若翠鸾振迅飞氃。
出自明代刘基的《青罗山房歌寄宋景濂》
有严新宫,维南孔旸。巘列且郁,如受如将。崇川秩秩,献河洸洸。
出自明代邱云霄的《有严八章 迁泮落成也》
巘字的组词:
巘字的成语:
巘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en5 [客英字典] hien3 [海陆丰腔] hie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