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字的起名属性:

唇字的拼音:chún
唇字繁体字:脣
唇字是否为姓氏:否
唇字的偏旁部首:辰部
唇字五行属什么:水
唇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唇字是什么意思:
(名)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部分:嘴~。
唇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唇吻(言语);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4) 边缘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
唇字康熙字典:
唇【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說文》驚也。《廣韻》同㖘。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之刃切,音震。驚聲。《字彙》俗作口脣字,非。
唇字说文解字:
唇【卷二】【口部】
驚也。从口辰聲。側鄰切
说文解字注(唇)驚也。後人以震字爲之。从口。辰聲。側鄰切。十三部。
包含唇的古诗词:
降书执写纳君前,唇枪舌剑难施展。参破脱空禅,早抽头索甚他人劝。
出自元代未知作者的《【双调】新水令 大明开放九》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
出自宋代释师观的《颂古十七首》
古来相马失之瘦,仲尼亦作丧家狗。唇红齿白痴小儿,不羞障面欺群丑。
出自宋代韩驹的《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
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
出自宋代邵雍的《观棋长吟》
唇亡未久齿亦丧,独闻其风犹凛然。中原山河想如故,目断几点滕州烟。
出自元代王逢的《妇董行》
唇字的组词:
唇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唇"字的起名:
唇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宝安腔] sun2 [海陆丰腔] shun2 [东莞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陆丰腔] shun3
英语翻译:
唇字的演变:

金文

小篆

楷体
唇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孙过庭

徐伯清

毛泽东

祝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