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字的起名属性:

鬃字的拼音:zōng
鬃字繁体字:鬉
鬃字是否为姓氏:否
鬃字的偏旁部首:髟部
鬃字五行属什么:金
鬃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鬃字是什么意思:
(名)马、猪等动物颈部的长毛:~刷|~毛|马~|猪~。
鬃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某些哺乳动物颈部周围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 杏园花。—— 韦庄《代书寄马诗》
(2) 又如:鬃帽(用马、猪等颈毛所制的帽子);马鬃;猪鬃
鬃字康熙字典:
鬃【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音悰。《玉篇》高髻也。
又《韻會》馬鬃也。或作騣。
又《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音淙。義同。
鬃字说文解字:
從【卷八】【从部】
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慈用切
说文解字注(從)隨行也。以从辵。故云隨行。齊風。並驅從兩肩兮。傳曰。從、逐也。逐亦隨也。釋詁曰。從、自也。其引伸之義也。又引伸訓順。春秋經從祀先公。左傳曰順祀先公。是從訓順也。左傳。使亂大從。王肅曰。從、順也。左傳。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謂不肎順其長幼之次也。引伸爲主從、爲從横、爲操從。亦假縱爲之。从从辵。舊作辵从。今正。从辵者、隨行也。主从不主辵。故不入辵部。从亦聲。慈用切。九部。按大徐以去韵別於平韵。非也。當疾容切。
包含鬃的古诗词: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
须臾据案言兵事,鬃帽偏欹横两眉。
出自明代徐渭的《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三首(徐号天峰,》
今宵无月烛,鬃瓢泻银河。谁言滂沱泪,恨此离别多。
出自宋代熊鉌的《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一》
等闲貌出天马驹,鬃鬣萧梢气雄健。
出自元代王冕的《松雪画马图》
鬃鬣萧萧绿云节,喷沫长鸣山岳动。
出自元代王冕的《五马图》
鬃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鬃"字的起名:
鬃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宝安腔] zung1 [陆丰腔] zung1 [梅县腔]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英语翻译:
鬃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鬃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