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字的起名属性:

棕字的拼音:zōng
棕字繁体字:椶
棕字是否为姓氏:否
棕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棕字五行属什么:木
棕字有寓指适应力强、朝气蓬勃之意
棕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棕字是什么意思:
(1)(名)棕榈:~树|~绷。
(2)(名)棕毛:~编|~色|~熊。
棕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植物名。棕榈的省称 。本作椶
椶,栟榈也。——《说文》
(2) 又如:龙棕;蜡棕;扇棕;棕片(棕衣。棕皮);棕车(以棕为盖顶的车);棕笋(棕榈的花苞)
(3) 棕毛或棕片 。如:棕笠;棕床;棕冠;棕帚;棕匠
(4) 棕色的染料 。如:酸性棕;碱性棕;直接棕
形容词
棕毛的颜色,即褐色 。如:红、黄、棕等各种颜色的布;棕人(指棕色人称);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字康熙字典:
棕【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椶。
棕字说文解字:
椶【卷六】【木部】
栟櫚也。可作萆。从木㚇聲。子紅切
说文解字注(椶)栟櫚也。互訓也。蜀都賦椶枒楔樅。四木名也。從木。㚇聲。子紅切。九部。按椶與召南之緫音義略同。毛曰。緫、數也。數讀數罟之數。可作萆。艸部曰。萆、雨衣。一名衰衣。按可作萆之文、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此樹有葉無枝。其皮曰椶。可爲衰。故不系栟下也。椶本皮名。因以爲樹名。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張揖注上林賦曰。并閭、椶也。皮可以爲索。今之椶繩也。玉篇云。椶櫚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艸木狀云。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爲簦笠。出龍川。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謝安之蒲葵扇、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椶葉縷析。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
包含棕的古诗词:
闭门常自得,作计更谁如?箭茁白於玉,棕花长比鱼。
出自宋代陆游的《村舍杂兴》
芍药花开菩萨面,棕闾叶散野人头。
出自唐代王璘的《句》
山灵沐高泽,虹彩轶晴昊。苔蹊几窘步,棕干撑健倒。
出自宋代程公许的《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孝两朝宸翰记事》
棕林鸟共飞,一道转光辉。痴人随物转,悟者发真机。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正信希有分第六》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题僧房双桐》
棕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棕"字的起名:
棕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海陆丰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英语翻译:
棕字的字源演变:
棕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马王堆帛书

毛泽东

徐伯清

敬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