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字的起名属性:

粢字的拼音:zī
粢字繁体字:粢
粢字是否为姓氏:否
粢字的偏旁部首:米部
粢字五行属什么:火
粢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粢字是什么意思:
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粢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2)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3)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4)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如: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5)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粢字康熙字典:
粢【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卽夷切《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咨。《類篇》稷也。《爾雅·釋草·疏》粢者,稷也。《禮·曲禮》稷曰明粢。《左傳·桓六年》潔粢豐盛。《註》黍稷曰粢。
又通作齊。《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註》今文曰明粢。
又通作齍。《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註》齍讀爲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說文》稻餠,與餈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粢,稻餠也。味類籺米,不碎。《揚子·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粢。
又《集韻》才詣切,音劑。酒也。《禮·禮運》粢醍在堂。通作齊。《說文》本作𪗉,或作秶。今文从米作粢。
包含粢的古诗词:
朝臣共助三推止,野乐全胜九奏频。稼穑先知端可贺,粢盛不独备明禋。
出自明代吴宽的《观耕籍田》
粢盛苾芬,四海来祭。
出自宋代杨亿的《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一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庙》
大报于帝,盛德升闻。醴齐良洁,粢盛苾芬。
出自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的《咸平亲郊八首 其五 酌献用《禧安》》
圭璧纷佳气,粢盛馥异香。人情欣眷祐,天意益端庄。
出自宋代胡宿的《郊祀庆成》
王宫定位,粢盛苾芬。
出自宋代杨亿的《景德朝日三首》
粢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粢"字的起名:
粢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英语翻译:
粢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粢字书法字体:

白石君碑

郭槐铭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