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字的起名属性:

磔字的拼音:zhé
磔字繁体字:磔
磔字是否为姓氏:否
磔字的偏旁部首:石部
磔字五行属什么:土
磔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磔字是什么意思:
(1)(动)古代的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诸死刑皆~于市。
(2)(名)汉字书法的捺笔。
磔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
磔,辜也。——《说文》。从桀,石声。刳鸡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故从桀
磔,张也。——《广雅》
旁磔。——《礼记·月令》。注:“攘也。”
祭风曰磔。——《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
九门磔攘。——《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
(2) 又如:磔禳(磔攘。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磔鸡(旧历正月初一杀鸡挂门外以除不祥)。又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分裂人体
吴子胥不磔 姑苏东门外乎!——《荀子》。注:“车裂也。”
(3) 又如:磔裂(车裂人体;分割,割裂)。还指五代时始置的一种凌迟酷刑,俗称“剐刑”
李嗣源遣使部送 潞州叛将 杨立等到阙,并磔于市。——《旧五代史》
(4) 又如:磔诛(凌迟处死);磔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名词
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
刮视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书耳。——《阅微草堂笔记》
鸟鸣声,同“吱吱”
磔磔云霄间。——宋· 苏轼《石钟山记》
磔字康熙字典:
磔【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裂也,剔也。《前漢·𠛬法志》諸死𠛬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
又裂牲亦謂之磔。《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又書法,右下爲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
又叶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磔字说文解字:
磔【卷五】【桀部】
辜也。从桀石聲。陟格切
说文解字注(磔)辜也。辛部曰。辜、辠也。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注。辜之言枯也。謂磔之。鄭與也許合也。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大鄭從故書作罷辜。云罷辜、披磔牲以祭。爾雅。祭風曰磔。郭云。今俗當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風。按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𦙄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字或作矺。見史記。从桀。石聲。陟格切。古音在五部。今俗語云磔破者。當作此字。音如作。
包含磔的古诗词:
帝亦悲伤而末如之何兮,磔不若魑魅而不厌。安得双珍之再芒兮,迥映乎西江之北南。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悼双珍辞》
随侍近收擎鹘校,上林新起戏卢坊。攫兔定蒙天一笑,磔狐应使地难藏。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道逢罴豹鹰狗进贡》
犹恐盛阴鬼所随,磔傩於门驱使驰。
出自宋代王令的《古庙》
塔随帆影走,潮涌月轮行。磔磔城乌起,谯楼已二更。
出自清代赵俞的《舟行晚过青浦》
谁似先生少,成仁鼎沸时。磔身无李芾,里葬有句卑。
出自清代郑珍的《醴陵坡谒蔡忠烈公》
磔字的组词:
磔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磔"字的起名:
磔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磔字的字源演变:
磔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黄慎

弘历

莫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