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字的起名属性:

予字的拼音:yú
予字繁体字:予
予字是否为姓氏:是
予字的偏旁部首:乛部
予字五行属什么:土
予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予字有寓指恩惠、杰出、名誉之意
予字康熙字典多少划:4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予字是什么意思:
1. 同“余”,我: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1. 给与: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予字的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予字康熙字典:
予【子集上】【亅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音與。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
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
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
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
予字说文解字:
予【卷四】【予部】
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屬皆从予。余呂切
说文解字注(予)推予也。予與古今字。釋詁曰。台朕賚畀⺊陽予也。按推予之予。假借爲予我之予。其爲予字一也。故台朕陽與賚畀⺊皆爲予也爾雅有此例。廣雅尚多用此例。予我之子儀禮古文、左氏傳皆作余。鄭曰。余予古今字。象相予之形。象以手推物付之。余吕切。五部。古予我字亦讀上聲。凡予之屬皆从予。
包含予的古诗词:
去年逾月方出昼,(予去年留齐月余。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门,解鞍旅馆,予得获见,遂即倾盖,欢若平生。于是宿留,命酌于小楼之上,
出自元代沈禧的《【南吕】一枝花 【南吕】一》
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歌三终兮谢明月,何夕复惠然兮临我于亭乎而。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和张钦夫望月词》
”昔叔向闻鬷蔑一言,知其为人,予于逊之亦云。
出自宋代苏轼的《赠朱逊之(并引)》
元丰二年,予得罪贬黄冈,而晋卿亦坐累远谪,不相闻者七年。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王晋卿(并叙)》
予字的组词:
予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予"字的起名:
予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英语翻译:
予字的字源演变:
予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居延简

肥致碑

马王堆帛书

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