荑字的起名属性:

荑字的拼音:yí
荑字繁体字:荑
荑字是否为姓氏:否
荑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荑字五行属什么:木
荑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荑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荑字是什么意思:
1.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芟荑。
1. 茅草的嫩芽:手如柔荑。
2. 草木初生的嫩芽:丹荑。
3. 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不如荑稗。
荑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2) 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荑,荑草也。——《说文》。按,茅之初生也。
自牧归荑。——《诗·邶风·静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风俗通》
(3) 又如: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4) 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后汉书·方术传》
生繁华于枯荑。——《晋书·元帝纪》
(5) 又如: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动词
(1) 发芽
草陆生曰荑。——《通俗文》
陵罔掇丹荑。——郭璞《游仙诗》
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首》
(2) 另见
动词
(1) 割去田地里的野草
凡稼泽,夏以殄草而芟荑之。——《周礼》
(2) 另见
荑字康熙字典:
荑【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玉篇》始生茆也。《詩·邶風》自牧歸荑。《衞風》手如柔荑。
又草木初生貌。《晉書·郭璞傳》蘭荑爭翹。《謝靈運詩》原隰荑綠柳。
又草也。《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稗。通作稊。
又《廣韻》以脂切《集韻》延知切,音夷。《爾雅·釋草》莁荑,蔱蘠。《註》莁荑,草名。一名白蕢。
又芟刈曰荑。《周禮·地官》凡稼澤,以水殄草而芟荑之。或作䄺。
包含荑的古诗词: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出自唐代王维的《赠裴十迪》
荑柳缃桃,斗艳冶、平分一半春风。瑶台月下人,记桂堂深处,曾几相逢。
出自清代樊增祥的《忆瑶姬》
端相。浑未老,荑苗乍握,兰气犹芳。且将卿颜色,喻我文章。
出自清代樊增祥的《满庭芳 刘郎为秋娘制曲,余亦继声,用少游韵》
晴云布鱼丽,荑柳啭仓庚。士健衣有辉,牧肥草青青。
出自明代唐之淳的《出京师述怀》
龙女遗珠佩,鲛人织翠裾。鸥波双笑日,荑玉供钞胥。
出自清代席佩兰的《沧海云帆图为云伯大令赋 其二》
荑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荑"字的起名:
荑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2 | t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梅县腔] ti2
◎ 潮州话:i5
英语翻译:
荑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荑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马王堆帛书

说文解字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