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字的起名属性:

阋字的拼音:xì
阋字繁体字:鬩
阋字是否为姓氏:否
阋字的偏旁部首:门部
阋字五行属什么:金
阋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阋字是什么意思:
(动)争吵。
阋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門(斗),从兒,兒亦(
)声。兒,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 同本义鬩,恒讼也。——《说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诗·小雅·常棣》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2)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
阋字康熙字典:
鬩【亥集上】【鬥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音赥。《說文》恆訟也。从鬥从兒,兒善訟者也。《詩·小雅》兄弟鬩于牆。《傳》鬩,很也。《爾雅·釋言》鬩恨。《註》相怨恨。《揚子·方言》脅鬩,懼也。宋衞之閒,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又與閴通。《易·豐卦閴其無人釋文》閴,姚作鬩,孟作窒,通。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
阋字说文解字:
鬩【卷三】【鬥部】
恆訟也。《詩》云:“兄弟鬩于牆。”从鬥从兒。兒,善訟者也。許激切
说文解字注(鬩)恆訟也。恆、常也。故以小兒善訟會意。詩曰。兄弟鬩于牆。小雅文。釋言、毛傳皆曰。鬩、很也。孫炎云。相很戾也。李巡本作恨。非。鄭注曲禮、韋注國語可證。从鬥兒。會意。兒亦聲。許激切。十六部。兒、逗。善訟者也。說從兒之意。
包含阋的古诗词:
龙虎风云百战多,沙场几度血成河。阋墙兄弟今安在,一片残阳入逝波。
出自近现代陈仁德的《游黄埔军校旧址二首 其一》
老泪滴复滴,往事那可思。回首天地閒,阋墙何人斯。
出自宋代陈著的《先兄至能远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谢氏家寓作》
阋墙偶尔未为奇,外侮纷来百不支。祇道同仇堪敌忾,焉知煮豆更然萁。
出自近现代冯振的《感愤五首 其四》
死丧孰孔怀,阋墙诚寡恩。我作盛生诗,庶使薄俗敦。
出自明代童冀的《盛生诗》
回首天地閒,阋墙何人斯。
出自宋代陈著的《先兄至能远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谢氏家寓》
阋字的组词:
阋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阋"字的起名:
阋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阋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阋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