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字的起名属性:

忝字的拼音:tiǎn
忝字繁体字:忝
忝字是否为姓氏:否
忝字的偏旁部首:一部
忝字五行属什么:火
忝字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忝字是什么意思:
(1)(动)辱。
(2)(动)〈书〉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天声。本义:羞辱,愧对;辱)
(2) 同本义
忝,辱也。——《说文》
无忝祖考。——《书·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书·太甲上》。传:“忝,辱也。”
无忝尔所生。——《诗·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4) 荣幸 ——用作谦词。
(5) 如:忝列门墙;忝在知交
(6) 同“腆”。挺起;凸出
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忝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西游记》
副词
(1) 表示愧于进行某事 ——用作谦词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陈寿《三国志》
(2) 又如:忝眷;忝居
忝字康熙字典:
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餂。《說文》辱也。《書·堯典》否德忝帝位。《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念切,音舚。義同。
包含忝的古诗词:
看剑倾杯,检书烧烛,壮乞吞牛斗。歌词传遍,忝盟坛坫之后。
出自近现代王韶生的《念奴娇·忏庵丈招饮山楼,赋呈。并柬同社诸子》
早报简书回万乘,竟何斋沐散千官。圜丘想像天威切,忝列鹓行夹道观。
出自明代郑善夫的《南郊改卜陪陈司马视牲》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出自唐代叶法善的《留诗》
忝作词垣客,惭非献颂臣。宴酣歌湛露,深荷宠恩频。
出自明代金幼孜的《和胡学士立春日韵》
忝窃分徐榻,光辉入孔筵。终南巧舞外,长乐婉歌前。
出自明代林大春的《塞上读霞海篇寄管涔子》
忝字的组词:
忝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忝"字的起名:
忝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m3 [客英字典] tiam3 [台湾四县腔] tiam3 [梅县腔] tiam3 [宝安腔] tiam3 [客语拼音字汇] tiam3
◎ 潮州话:胎奄2(添2)
英语翻译:
忝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忝字书法字体:

翁同和

隶辨

说文解字

邓石如

朱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