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字的起名属性:

鼗字的拼音:táo
鼗字繁体字:鼗
鼗字是否为姓氏:否
鼗字的偏旁部首:鼓部
鼗字五行属什么:火
鼗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鼗字是什么意思:
(名)〈书〉拨浪鼓。
鼗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鼗鼓,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 。如:鼗鼙(鼗鼓和鼙鼓,都是小鼓)
鼗字康熙字典:
鼗【亥集下】【鼓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徒刀切,音陶。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兩耳還自擊。《廣韻》鼗大者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又小鼓著柄者。《書·益稷》下管鼗鼓。《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地上之圜丘奏之。靈鼓,靈鼗,澤中之方丘奏之。路鼓,路鼗,宗廟之中奏之。
又《禮·王制》天子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
又一作鞀。《釋名》鞀,導也。亦作鞉。
鼗字说文解字:
鞀【卷三】【革部】
鞀遼也。从革召聲。鞉,鞀或从兆。𪔛,鞀或从鼓从兆。㲈,籒文鞀从殸召。徒刀切
说文解字注(鞀)鞀、此複字刪之未盡者。遼也。此門聞也、戸護也、𡔷郭也、琴禁也之例。以曡韵說其義也。遼者、謂遼遠必聞其音也。周禮注曰。鼗如𡔷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从革。召聲。徒刀切。二部。
包含鼗的古诗词:
貂蝉峨上衮,鼗鼓拥高牙。暂屈临闽粤,重闻降白麻。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代上张丞相生朝四首 其二》
鼗鸣深谷应,罝掩广场空。
出自明代高启的《姑苏杂咏 长洲苑(在太湖北岸)》
胡奴金童发拳曲,鼗鼓声喧叫万回。玉环堆坏不能扶,天台惠林游国都。
出自明代解缙的《泰和普阁寺壁颜辉画》
寝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蒸尝凭绝坞,鼗磬托荒陬。
出自清代顾炎武的《闰五月十日恭诣孝陵》
鼗响久不作,烈士常苦辛。魏裾已寂寞,汉褴空嶙峋。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三》
鼗字的组词:
鼗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鼗"字的起名:
鼗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2 rau2 [客英字典] tau2 [台湾四县腔] tau2 jeu2 jau2 [梅县腔] tau2
◎ 潮州话:tau5
英语翻译:
鼗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鼗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