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字的起名属性:

抒字的拼音:shū
抒字繁体字:抒
抒字是否为姓氏:否
抒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抒字五行属什么:金
抒字有寓指抒发感情、表达心意、排除困难之意
抒字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抒字是什么意思:
(1)(动)舀出。
(2)(动)表达;抒发:各~己见。
(3)同“纾”
(4)。
抒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予声。本义:舀出)
(2) 同本义
抒,挹也。——《说文》
汲出谓之抒。——《通俗文》
抒,取也。——《苍颉篇》
或舂或揄。——《诗·大雅·生民》。毛传:“揄,抒臼也。”
(3) 表达;发泄
以辞抒意。——《墨子·小取》
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
一抒愚意。——《汉书·刘向传》
(4) 又如:各抒己见;抒诚(申达诚意);抒词(运用词语,表达词意);抒意(表达心意);抒愤(发泄怨愤)
(5) 通“纾”。解除,排除或免除,减轻
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左传·文公六年》
闻之者意悦而情抒。——谢偃《听歌赋》
(6) 又如:抒伸(解闷;舒畅)
(7) 斜削
管之下端,抒之以合于筩。——《农政全书》
抒字康熙字典:
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神與切,紓上聲。《說文》挹也。《增韻》引而泄之也。《蒼頡篇》取出也。《詩·大雅》或舂或揄。《傳》揄,抒臼也。《疏》抒米以出臼也。《前漢·王褒傳》略愚而抒情素。《註》抒,猶泄也。
又《廣韻》除也。《左傳·文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集韻》《韻會》丈呂切,音佇。義同。
又《廣韻》徐呂切《集韻》象呂切,音敘。亦挹也。
又渫水也。或作汿,誤。《韻會》《正韻》通作杼。
抒字说文解字:
抒【卷十二】【手部】
挹也。从手予聲。神與切
说文解字注(抒)挹也。凡挹彼注茲曰抒。斗部曰。斜、抒也。㪻、抒屚也。𣂏、挹也。水部曰。浚、抒也。漉、浚也。?、抒井?也。左傳。難必抒矣。此叚抒爲紓。紓者、緩也。服䖍本正作紓。从手。予聲。神與切。五部。
包含抒的古诗词:
抒情短。当年曾记,鲁陂渔翁爱余懒。风尘缅邈,荏苒芳讯断。
出自清代王士禄的《扑蝴蝶 用词统无名氏韵》
玉池漱液自芳鲜,记得当初病渴年。抒井只应供爨用,不须全是凤门泉。
出自宋代张嵲的《饮水》
君子节弥亮,小人道自消。搴芳命良友,抒藻振长谣。
出自明代皇甫汸的《题王元美离薋园》
顾分弥知惕,扪衷敢自猜。抒诚盟夙夕,秉训凛昭回。
出自清代杨名时的《丰泽园御试论赋蒙赐饮馔仰聆训诲恭纪》
发兴分奇韵,抒怀托短篇。勤劳有王事,□□□诸贤。
出自元代宋褧的《同年小集探策赋诗得天字》
抒字的组词:
抒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抒"字的起名:
抒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u1 [台湾四县腔] su3 [客英字典] shu3 [宝安腔] su1 su3 [梅县腔] shu3 [海陆丰腔] shu3
◎ 潮州话:su1 su2
英语翻译:
抒字的字源演变:
抒字书法字体:

礼器碑

吴大澄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