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字的起名属性:

谴字的拼音:qiǎn
谴字繁体字:譴
谴字是否为姓氏:否
谴字的偏旁部首:讠部
谴字五行属什么:金
谴字康熙字典多少划:2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谴字是什么意思:
(动)谴责;对荒谬的行为或言论严正申斥:~告|~责。
谴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2) 同本义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3)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4)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5)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谴客(被贬谪的人);谴域(谪迁之地);谴逐(贬谪放逐)
名词
罪过
臣有大谴。——《北史·李彪传》
欲以改正思谴,除凶致吉。——《后汉书·蔡邕传》
谴字康熙字典:
譴【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音繾。《說文》謫問也。《廣雅》責也。《廣韻》怒也,讓也。《正韻》誚也。《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
又《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
又《集韻》姓也。
谴字说文解字:
譴【卷三】【言部】
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
说文解字注(譴)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十四部。
包含谴的古诗词:
曾斥邪蒿直讲筵,急难谋国匪身便。谴何终抱此纯白,揵户独草吾《太玄》。
出自清代袁昶的《怀瓶公》
谴逐成轻别,空怀客路赊。
出自宋代折彦质的《胜业寺》
谴责加闾阎,请自长官始。瘝职当受辜,勿移于赤子。
出自清代唐赞衮的《癸巳1893夏台南郡久不雨时余随同镇道虔诚祈祷不胜殷盼赋此》
謇谔言无隐,公忠祸不防。谴深辞紫禁,恩在副朱方。
出自唐代皎然的《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将指得若人,谴异不足销。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送刘寺丞赴浙西提举分韵得霄字盐官县以海漂》
谴字的组词:
谴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谴字的字源演变:
谴字书法字体:

吴让之

隶辨

说文解字

倪元璐

徐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