搦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搦字的拼音:nuò
搦字繁体字:搦
搦字是否为姓氏:否
搦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搦字五行属什么:火
搦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搦字是什么意思:
(1)(动)〈书〉持;握;拿着。
(2)(动)〈书〉挑;惹。
搦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
(2) 同本义
搦,按也。——《说文》
桡之。——《考工记·弓人》。注:“桡搦其干。”
搦秦起 赵。—— 左思《魏都赋》
(3) 拿或握在手中
舟子于是搦棹。——郭璞《江南赋》
(4) 又如:搦管;搦掉
(5) 挑斗;惹
又下将战书来,搦俺十八路诸侯相持。——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
搦字康熙字典:
搦【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尼革切《集韻》《韻會》昵格切,
音蹃。《說文》按也。《廣韻》捉搦也。《錢俶小詞》金鳳欲飛遭掣搦。
又《正韻》女力切,音匿。義同。
又《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昵角切,
音蒻。義同。《史記·扁鵲傳》搦髓腦。《班固·答賓戲》搦朽摩鈍鉛刀,皆能一斷。《舊唐書·代宗紀》禁鈿作珠翠等,委所司切加捉搦。《集韻》或作𢾲。
搦字说文解字:
搦【卷十二】【手部】
按也。从手弱聲。尼革切
说文解字注(搦)按也。按者、抑也。周禮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注曰。橈搦其榦。謂按下之令曲。則强弱見矣。玄應書曰。搦猶捉也。此今義、非古義也。古義搦同橈。从手。弱聲。尼革切。釋文女角切。古音在五部。
包含搦的古诗词:
搦管竟无摛。
出自南北朝何逊的《哭吴兴柳恽诗》
搦管登坛春雪丽,衔杯开阁暮云重。何因结社精庐畔,杖履名山日过从。
出自明代胡应麟的《登邹观察彦吉鬯阁望九龙诸山》
搦条红蓓蕾,婀娜含雨匀。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刘仲更於唐书局中种郁李》
坡书新价踊如山,珷石何堪报玉环。榻遍吴笺犹送锦,搦残湘管半无斑。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三叠韵答原博》
搦管云生纸,披衣雪满裘。江湖千里梦,犹忆到松楸。
出自明代黎民表的《题张山人子嘿孝思卷》
搦字的组词:
搦字的成语:
搦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nit8 [宝安腔] lak8 lit7 lit8 [客英字典] nit8 [台湾四县腔] nit8 [客语拼音字汇] nag6 nid5 [海陆丰腔] nit8
◎ 潮州话:nag8 nêg8(nâk nêk)
英语翻译:
搦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搦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