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字的起名属性:

淋字的拼音:lín
淋字繁体字:淋
淋字是否为姓氏:否
淋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淋字五行属什么:水
淋字有寓指活泼、尽兴、口才好之意
淋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淋字是什么意思:
1. 〔淋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淋淋”;b.畅快,如“淋淋尽致。”
2. 浇:淋浴。淋湿。日晒雨淋。
1. 过滤:过淋。
2. 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通称“淋病”;亦称“白浊”。
淋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林声。本义:浇)
(2) 同本义。让水或其他液体自上落下
淋,以水沃也。——《说文》
被淋洒其靡靡兮。——王褒《洞箫赋》
(3) 又如:用水淋头;日晒水淋;淋浴
(4) 浸渍
淋,渍也。——《广雅》
(5) 又如:淋浪(沾湿的样子);淋淋漓漓(沾湿下滴的样子);淋淫(浸渍)
形容词
(1) 山水奔流的样子;雨下的样子
淋沐,山水下貌。——《说文》
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枚乘《七发》
(2) 又如:淋雨(霖雨,大雨);淋淋(水倾斜的样子);淋头盖脑(比喻来势猛)
(3) 形容水、血、汗、泪等连续下滴貌
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水浒传》
(4) 又如:淋津(流滴的样子);淋涔(水流滴的样子);淋浪(流滴不止的样子);淋漉(流滴的样子);淋雨(连绵雨)
(5) 另见
动词
(1) 滤 。如:用纱布把药淋一下
(2) 酿酒
僧人这里是个苦地方,没甚么好吃的,就是一蛊素酒,倒是咱们庙里自己淋的。——《儿女英雄传》
(3) 另见
淋字康熙字典:
淋【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犁針切《正韻》犁沈切,音林。《說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
又淋漓,渥貌。亦作淋離。《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又池名。卽太液池。《王子年·拾遺記》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
又與霖通。
又《集韻》力鴆切,臨去聲。亦水沃也。《集韻》或作𩱬。
淋字说文解字:
淋【卷十一】【水部】
以水𣵽也。从水林聲。一曰淋淋,山下水皃。力尋切
说文解字注(淋)㠯水𣵽也。今俗語皆爾。郭樸注三倉曰。淋、漉水下也。从水。林聲。力尋切。七部。一曰淋淋、山下水也。謂山下其水也。與下文決、下水也義同。七發曰。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
包含淋的古诗词:
淋漓泼墨更谁子,横绝独步青村翁。齐州九点罗心胸,玲珑雕刻青芙蓉。
出自清代贾田祖的《题杨青村先生诗集》
欹卧淮南枕,淋漓座右铭。
出自宋代李洪的《东嘉倦雨遣兴有怀浙右兄弟二十韵》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
出自清代蒋湘垣的《鹦鹉洲》
随风惜其姿,破雾得其趣。淋漓衔一杯,错莫展数步。
出自宋代韩淲的《蜡梅》
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
出自清代周凯的《乞风行》
淋字的组词:
淋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淋"字的起名:
淋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m2 [东莞腔] lim2 [陆丰腔] lim3 [宝安腔] lim2 [海陆丰腔] lim2 [梅县腔]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客英字典] lim2
英语翻译:
淋字的字源演变:
淋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

祝枝山

宋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