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字的起名属性:

粒字的拼音:lì
粒字繁体字:粒
粒字是否为姓氏:否
粒字的偏旁部首:米部
粒字五行属什么:火
粒字有寓指做事迅速、有效率之意
粒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粒字是什么意思:
(1)(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米~儿。
(2)(量)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三~子弹。
粒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立声。本义:米粒,谷粒)
(2) 同本义 。如:粒食(以米谷为食);粒米束薪(极言粮草之少);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3) 粒状物 。如:盐粒;豆粒;砂粒儿;细粒
动词
(1) 进食;吃饭 。如:粒食(以谷物为食)
(2) 养活
生我百谷,粒我烝民。——晋· 傅咸《喜雨赋》
(3) 通“立”。成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书·皋陶谟》
量词
用于呈圆形的器物,相当于“颗”。如:三粒子弹
粒字康熙字典:
粒【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𩚷《廣韻》《集韻》《正韻》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
又《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爲米糂,遺餘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爲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
又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註》立、粒通。
粒字说文解字:
粒【卷七】【米部】
糂也。从米立聲。𩚷,古文粒。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粒)糂也。按此當作米粒也。米粒是常語。故訓釋之例如此。與䆃篆下云䆃米也正同。玉篇、廣韵粒下皆云米粒。可證。淺人不得其解。乃妄改之。以與糂下一曰粒也相合。不知粒乃糂之別義。正謂米粒。如妄改之文。則粒爲以米和羹矣。而一曰粒也何解乎。今俗語謂米一顆曰一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趙注云。粒米、粟米之粒也。臯陶謨。烝民乃粒。周頌。立我烝民。鄭箋。立當作粒。詩書之粒皆王制所謂粒食。始食艱食、鱻食、至此乃粒食也。从米。立聲。力入切。七部。按此篆不與糂篆相屬。亦可證其解𣃔不作糂也。
包含粒的古诗词:
栖迟荆棘间,粒啄营口实。暮啼墙角雨,朝啼屋头日。
出自元代刘基的《杂诗四十首 其八》
况乃纷纷五浊世,粒食火化常热恼。
出自宋代李廌的《张居士歌》
所喜乐丰登,粒米不须数。
出自宋代王洋的《再和》
得食性能驯,粒粒分仁粟。乍学鹦鹉鸣,旋随鸳鸯俗。
出自清代曾习经的《赠晦闻先生兰妻雀子》
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出自宋代王炎的《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粒字的组词:
粒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粒"字的起名:
粒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p8 [liap7] lip7 [客英字典] lip7 [台湾四县腔] liap8 [liap7] lip7 [梅县腔] liap8 lip7 [陆丰腔] lip7 [东莞腔] lip7 [宝安腔] lip7 [客语拼音字汇] leb5 liab5 lib5
英语翻译:
粒字的字源演变:
粒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姚元之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