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字的起名属性:

玦字的拼音:jué
玦字繁体字:玦
玦字是否为姓氏:否
玦字的偏旁部首:王部
玦字五行属什么:火
玦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凶
玦字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玦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书上指鸟名;即伯劳。鴃舌:比喻语言难懂。
玦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夬(
)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2) 同本义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玦字康熙字典:
玦【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註》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又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又《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玦字说文解字:
玦【卷一】【玉部】
玉佩也。从玉夬聲。古穴切
说文解字注(玦)玉佩也。九歌注曰。玦、玉佩也。先王所以命臣之瑞。故與環卽還、與玦卽去也。白虎通曰。君子能決斷則佩玦。韋昭曰。玦如環而缺。从王。夬聲。古穴切。古音在十五部。
包含玦的古诗词:
休说绮楼冰井,依稀玉箫再世,月满花开。总把霍家,玦诀换鞋谐。
出自清代樊增祥的《送入我门来》
散民怯公战,矫以鹤轩拒。懿公死社稷,玦矢志先谕。
出自清代沈曾植的《还家杂诗 其四》
彼丧心者乔氏子,国狗之瘈颡不泚。玦未及玦环未环,老臣竟以荷殳死。
出自唐代全祖望的《明高邑赵忠毅公铁如意歌》
使君那是罗敷婿。似杨花、东家飘荡,西家黏缀。玦诀鞋谐浑是梦,忆否紫钗旧事。
出自清代樊增祥的《金缕曲 其一 弃妇词,纪冶城近事,并邀午诒同作》
我时与君不相识,猿鹤幻化随沙虫。君不死于火,我不死于水,玦环櫑具如隽生,世上谁为■公子。
出自清代徐宝善的《酬汤海秋仪部》
玦字的组词:
玦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英语翻译:
玦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