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字的起名属性:

岌字的拼音:jí
岌字繁体字:岌
岌字是否为姓氏:否
岌字的偏旁部首:山部
岌字五行属什么:土
岌字康熙字典多少划:6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岌字是什么意思:
(形)〈书〉山高的样子。
岌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及声。本义:山高;高耸)
(2) 同本义
岌,山高貌。——《说文新附》
(3) 又如:岌嶷(高峻的样子);岌峨(高;倾颓的样子)
(4) 泛指其他事物之高
侧看岸旋转,白浪若山岌。——孔平仲《二十二日大风发长芦》
(5) 危险 。如:岌嶪(危急;高峻的样子);岌岌不可终日
岌字康熙字典:
岌【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魚及切《集韻》《韻會》逆及切《正韻》忌立切,音圾。《說文》山高貌。《爾雅·釋山》小山岌大山,峘。《註》岌謂高過。《疏》言小山與大山相
,而小山高過於大山者名峘。非謂小山名岌,大山名峘也。
又《集韻》危也。《屈原·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正字通》岋本同岌,有孽屹二音。字彙岋音櫱,岌音及,分爲二,非。
包含岌的古诗词:
茫茫万古此石存,岌岌溟翻老沙泐。拓本绝少传已难,赑屃又遭媚子踣。
出自清代永瑆的《题汉西岳华山碑》
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鹥。
出自宋代苏轼的《两桥诗,并引 其二 西新桥》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
出自元代陈栎的《再用易巾韵》
简师行天诛,岌岌不敢后。
出自明代李延兴的《送李顺文》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岌字的组词:
岌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岌"字的起名:
岌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丰腔] kip7
英语翻译:
岌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岌字书法字体:

吴睿

曹全碑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文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