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字的起名属性:

屐字的拼音:jī
屐字繁体字:屐
屐字是否为姓氏:否
屐字的偏旁部首:尸部
屐字五行属什么:木
屐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屐字是什么意思:
(1)(名)木头鞋。
(2)(名)泛指鞋。
屐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2) 同本义
木屐也。——《三苍》
以屐,为服。——《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
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蹑屐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屐子(木鞋);屐齿(屐底的齿);屐声(脚步声);屐履间(履屐间);屐响(木屐的响声)
(4) 泛指鞋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辛弃疾《满江红》
(5) 又如:草屐;屐履;锦屐
屐字康熙字典:
屐【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奇逆切《韻會》《正韻》竭戟切,音劇。《說文》屩也。从履省,支聲。《增韻》木屐也。《晉書·宣帝紀》懿使軍士三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馬步俱進。或作跂。《莊子·天地篇》跂屩爲服。
屐字说文解字:
屐【卷八】【履部】
屩也。从履省,支聲。奇逆切文六重一
说文解字注(屐)屩也。从𡳐省。支聲。奇逆反。古音在十六部。按釋名云。屐、搘也。爲兩足搘以踐泥也。又云。屩、不可踐泥也。屐、踐泥者也。然則屐與屩有別。
包含屐的古诗词:
惟有东坡旧游迹,屐痕犹自遍苍苔。
出自宋代留元崇的《游罗浮》
屐响知樵牧,烟花悦隐沦。从今鹿门去,应与德公邻。
出自清代毛澄的《晚行》
屐枯邀雨润,诗瘦倩云烘。即此寒山外,烟霞护碧笼。
出自清代沈光文的《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一》
秋来到处消魂,忍还忆湖心,暮岚春涨。屐痕不定,评花倚担,捕鱼抛纲。
出自清代龚翔麟的《西湖月 耕客怀春风湖上之游,仿黄蓬瓮自度商调,填寄远是,索予同按律吕,音乖未能倚声歌也》
昔年看遍江外山,屐齿折尽今始还。满身犹带云气湿,双袖尚染莓苔斑。
出自明代解缙的《为李士鼎赋南楼歌》
屐字的组词:
屐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屐"字的起名:
屐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宝安腔] kiak8 [梅县腔] kiak8 [东莞腔] kiak8 [客语拼音字汇] kiag6 [海陆丰腔] kiak8 ki5 hi5 [客英字典] kiak8 [台湾四县腔] kiak8 ki5 hi5 [陆丰腔] kiak8
◎ 潮州话:giah8
英语翻译:
屐字的字源演变:
屐字书法字体:

邓石如

吴大澄

吴昌硕

宋克

徐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