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字的起名属性:

薅字的拼音:hāo
薅字繁体字:薅
薅字是否为姓氏:否
薅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薅字五行属什么:木
薅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薅字是什么意思:
(动)投;除去。
薅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拔除田草 。如:薅马(古代农具的名称。专用于除草);薅草(除草);薅锄(除草锄地);薅耨(除草)
(2) 泛指拔去 。如:薅胡子(拔胡须);薅菜苗儿;薅秧(拔秧苗)
(3) 〈方〉∶揪 。如:薅师傅的胡子;薅下几根头发;薅走了军帽;薅住领子
薅字康熙字典:
薅【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呼毛切《正韻》呼高切,音蒿。《說文》拔去田草也。《詩·周頌》以薅荼蓼。《說文》亦作茠。《集韻》或作𦵢𢫩鎒𦼸。
薅字说文解字:
薅【卷一】【蓐部】
拔去田艸也。从蓐,好省聲。𦵢,籒文薅省。茠,薅或从休。《詩》曰:“旣茠荼蓼。”呼毛切文二重三
说文解字注(薅)披田艸也。大徐作拔去田艸。衆經音義作除田艸。經典釋文、王篇、五經文字作拔田艸。惟繫傳舊本作披、不誤。披者、迫地削去之也。木部曰。槈、薅器也。从蓐。好省聲。呼毛切。古音在三部。
包含薅的古诗词:
薅耘非敢后,滋蔓恐难除。
出自宋代章甫的《除草》
薅馀秧渐长,烧后葑犹枯。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出自唐代元稹的《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薅来露未曦,荷去月初上。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七耰锄》
如艺黍稷,薅莠与稂。驱去螟螣,罔俾害伤。矜恻鳏孤,抚字无告。
出自明代杨士奇的《瑞星诗》
立苗本欲疏,薅锄莠与稂。耕耘不卤莽,所报千斯仓。
出自明代袁华的《至正乙巳纪兴十首 其六》
薅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薅"字的起名:
薅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u1 gau1 [客英字典] gau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hau1 kau1
英语翻译:
薅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薅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