馘字的起名属性:

馘字的拼音:guó
馘字繁体字:馘
馘字是否为姓氏:否
馘字的偏旁部首:首部
馘字五行属什么:木
馘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7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馘字是什么意思:
(动)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
馘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说文》
馘,获也。——《尔雅》
攸馘安安。——《诗·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礼记·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传》
名词
割下的左耳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诗·鲁颂·泮水》
献馘万计。——《三国志·武帝纪》
馘字康熙字典:
馘【戌集下】【首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古獲切《集韻》骨或切《正韻》古伯切,音蟈。《玉篇》截耳也。《說文》軍戰斷耳也。《詩·大雅》攸馘安安。《註》軍法,獲而不服,則殺而獻其左耳。《禮·王制》以訊馘告。《註》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爾雅·釋詁》馘,獲也。《註》今以獲賊耳爲馘。
又《五音集韻》呼狊切,音洫。面也。《莊子·列禦𡨥》槁項黃馘。《說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則作耳旁,獻首則作首旁。
又叶况壁切,音翕。《詩·魯頌》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叶上德服。
包含馘的古诗词:
愿君百战图勋业,馘项歼嬴频献捷。博取貂蝉金印归,无负君王无负妾。
出自宋代许棐的《寄衣曲》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出自宋代李好古的《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馘林胡。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梁鼓吹曲 贤首山》
可尽髡,馘左耳。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乞笋于廖宣叔颂》
馘张合,在卤城。蜀人欢忻魏震惊。魏兵百万乘蜀营。
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九 馘张合》
馘字的组词:
馘字的成语:
馘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wet7 wet7 [客英字典] kwet7 vet7 fet7 [台湾四县腔] kwet7 wet7
英语翻译:
馘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馘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毛泽东

草书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