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字的起名属性:

篙字的拼音:gāo
篙字繁体字:篙
篙字是否为姓氏:否
篙字的偏旁部首:竹部
篙字五行属什么:木
篙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篙字是什么意思:
(名)用竹竿或杉木等做成的撑船的器具。
篙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世说新语·政事》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李郢《山行》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社戏》
(2) 又如: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篙楫(篙桨等行船的工具);杉篙(杉木撑船篙);篙橹(撑船摇船的工具);篙痕(篙撑船时留下的痕迹)
动词
用篙撑船 。如: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方法)
篙字康熙字典:
篙【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廣韻》進船竿。《揚子·方言》所以刺船謂之篙。
又《集韻》居號切,音誥。義同。《集韻》或作㰏。
包含篙的古诗词:
篙工手眼亲,飞舫过如箨。
出自宋代胡楚材的《白艾溪》
客立平沙上,篙人舣船待。
出自宋代宋祁的《野渡》
风声怒号浪排空,篙橹难凭巧计穷。莫谓惊虞惟此地,狂澜无处不相同。
出自近现代吴文治的《同舟共济》
利钝皆吾分,篙师只自馋。溯流行百丈,破雨羡孤帆。
出自明代陈恭尹的《江行杂咏十首 其五 雨帆》
篙师欲作摊钱戏,客子休歌《行路难》。天意似怜山水癖,要令南海纵奇观。
出自清代沈元沧的《过黄公滩,自东坡改为惶恐,文信国仍之,后相沿为故实矣》
篙字的组词:
篙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篙"字的起名:
篙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u1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gau1 [梅县腔] gau1 [海陆丰腔] go1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陆丰腔] go1 [东莞腔] gau1 [宝安腔] gau1
◎ 潮州话:go1
英语翻译:
篙字的字源演变:
篙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

朱德润

蔡襄